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党建在线 >

党建引领谱新篇 临猗县党建统领发展纪实

来源:运城日报 | 责任编辑:崔志攀 | 发布时间: 2018-06-13 10:33

  “我们村把觉悟高、能奉献、本领强的年轻人纳入党员干部培养队伍,通过选苗、拔苗、定苗,最终将最佳人选选为村党支部的主干,确保村党支部的稳定性、凝聚力和战斗力……”这是嵋阳村党支部建设经验,更是临猗县党建的经验。

  去年以来,临猗县紧紧围绕“党建立县”的工作思路,坚持以党建统领县域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积极探索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新平台、新举措,有效推进了城乡、“非公”、“三农”等领域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的共融互促。

  党建统领“双考核双服务”双提质

  临猗县始终坚持党是领导一切的工作理念,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的鲜明导向,运用大数据技术,打造临猗“智慧党建”平台,创新实施党建统领“双考核双服务”考评工作机制,以考核倒逼抓党建抓落实。

  该县按照市委党的建设“两个走在前”的要求,建立健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双考核双服务”工作机制,坚持“党建指标和业务指标同考核、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同考核”,实现党建工作与部门工作、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无缝对接、同步提升。在全县积极推行“重点工作承诺制度”,严格落实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加大过程管理力度,实行“月监测通报、预警督办、末位分析研判”的动态跟踪考核管理制度,有效发挥了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全面实行党建工作“一票否优”制,严格用考核倒逼干部抓党建责任落实,在全县营造用考核倒逼主体责任落实的浓厚氛围,把考核结果与党建成果转化相结合,对基层党组织进行分类排队,找准存在问题,分析原因,促进党建工作水平实现整体提升。

  下一步,该县还将在“智慧党建”上积极探索,研发临猗县“双考核双服务”绩效考核信息管理平台,运用大数据、信息化技术,推进考核工作经常化、提高考核结果的精准度。

  打造“合作发展先锋行”党建新引擎

  临猗县创新实施“合作发展先锋行”活动,通过在合作社建立党组织,使党组织助农增收有平台、党员发挥作用有舞台、集体经济发展有高台、群众产业致富有后台,有效解决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

  分类指导优设置,让党组织“建”起来。截至目前,全县各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农业产业链上建立党支部84个,设立党小组249个,选派党建指导员103余名,覆盖合作社676多个,占合作社总数的35%以上,涉及各类水果干果种植、肉蛋菌类养殖、果品销售、外贸出口等领域,有效推进了党的工作在农业产业发展各个环节的覆盖。规范制度抓管理,让党组织“强”起来。全县从合作社培养推荐农村后备干部623名,在十一届村“两委”换届选举中,有196名合作社党员进入农村“两委”班子,有21名合作社领办人当选为“两委”主干。创新模式强引领,让党组织“活”起来。结合全县产业发展现状和合作社党组织组建情况,探索确立“龙头基地+合作社+党员”“党支部+合作社+农民”“党员+示范产业”“党员+示范岗”4种模式,更好发挥合作社党员示范引路、典型带路的作用。

  “合作发展先锋行”已成为该县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激活农村党建工作活力的新引擎,在全县形成了“党建引经济、合作兴产业、先锋带致富”的良好发展格局。

  开辟“一站四有”非公党建新路径

  为有效管理非公经济组织,临猗县创新“一站四有”新举措,有力地推动了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迈上新台阶、实现新突破。

  该县在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中开展“党员驿站”创建活动,把零散党员和流动党员纳入管理,消除党员驿站空白点,切实增强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按照“班组有党员,党员有作用,支部有活动,活动有主题”的四有要求,激励引导党员在服务产业发展、服务职工群众中争做先锋。该县对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开展调查摸底,了解掌握具体情况并建立台账,扎实推进“党员驿站”组建工作,确保今年6月底完成组建任务。同时,在驿站中推行非公经济组织党组织班子成员和经营决策层“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将党建工作渗透到生产经营管理每个环节。在全县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员中开展以“亮身份争做先锋,亮承诺争做骨干,亮业绩争做标兵,为‘四个临猗’建设作贡献”为主要内容的“三亮三争”活动,教育引导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员带头担当作为,发挥表率作用。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要求,新时代需要新气象新作为。通过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临猗党建工作取得了新突破,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践行着自己的誓言,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临猗的发展凝聚了力量、注入了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