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法治 >

盐湖法院多元化解“12345”模式显成效

来源:运城长安网 | 责任编辑:王俊晰 | 发布时间: 2020-09-21 16:55

  自2019年以来,盐湖区人民法院按照省高院“多元解纷”改革试点工作要求,结合该院实际情况,凝聚合力,先行先试,努力打造集约高效、多元解纷、便民利民、智慧精准、开放互动、交融共享的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推动形成具有盐湖法院特色的“12345”多元解纷机制。

  坚持党建引领,形成1个化解体系

  在区委政法委的牵头组织下,组织司法、信访等职能部门积极参与,深入到全区社会治理“大起底、大排查、大调解、大处置”专项活动中,开展法治大宣传,以案说法教育群众;依托村(社区)多层级网格精细化管理载体,各基层法庭法官主动沉入格中,进一步打通社会治理“最后一公里”,疏通微循环、突破中梗阻、激活末梢神经,真正把各类矛盾隐患消灭在萌芽、化解在初始;组织法官定期对全区305个村、112个社区的“两会一队”成员及网格员开展法律业务知识大培训,提高基层综治人员依法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和水平。在以上三大举措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实施、部门联动、群众受益”的化解体系。

  搭建2个平台,形成有机对接

  打造多元解纷线下平台,依托诉讼服务中心,设立“一台、两窗、十组、二十四室”。“一台”即一个导诉台,为来访当事人做好接待工作,并配合立案窗口对案件进行分流和引导;“两窗”即两个服务窗口,提供案件受理、审查、分流等相关事项的服务,对诉调对接案件进行统一登记编号管理;“十组”即由法官、人民调解员、特邀调解员、律师、仲裁员、证员等分别组成的十个调解小组,“二十四室”即二十四个调解工作室,制作宣传版面,发放《诉前调解告知书》、《诉讼风险“五笔账”》、《诉讼调解流程图》等多元化纠纷解决图表资料,引导当事人采用调解方式化解矛盾纠纷。开通多元解纷线上平台,该院全面运用“在线调解平台”,当事人通过登录电脑网页或手机端APP,无需往返奔波,即可实现网上预约立案、网上申请调解,并由调解员通过远程视频开展调解。

  整合“3个3”,形成高效化解

  整合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人民调解3类力量。协调16家行政单位参与多元化解工作,将人民调解组织、行业调解组织及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基层专职民调员、人民陪审员、义务志愿者引入诉调对接中心,特邀聘请26人组建调解员队伍,形成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人民调解的组合拳。

  用好法官、律师、调解员3支队伍。借助乡(镇)、街道办设立的纠纷调处中心,形成“3+N”联合调解机制,“3”是指法官、律师、人民调解员,“N”是指涉及的乡(镇)街道领导、部门领导、村干部等。做到小纠纷不出村,大纠纷不出乡镇(街道),疑难纠纷不出区。“3+N”模式的建立,是法官走出去进乡镇,全方位提高基层调处纠纷的能力和水平,实行定点引入,实现调解程序的及时对接。

  完善1扇门进入、1条龙服务、1站式办结3种服务。完善中心功能布局,做到群众办事只进“1扇门”。对诉讼服务中心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构建五大区域、设置三大职能,全力打造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热情周到的便民服务窗口,从根本上解决“立案难”问题。制定规范运行标准,实现诉讼服务运行“1条龙”。出台管理办法,规范诉讼服务中心工作职责;规范调解工作制度,拓宽多元化解渠道;制定诉调对接实施方案,明确诉调对接工作流程,实现诉讼前后各个环节无缝对接,高质高效处理群众解纷需求。集中诉讼服务功能,实现各类事项办结“1站式”。整合资源,集约效能,实现诉讼服务“从台后到台前、从分散到集中、从多点到一点”的优化组合,探索推行“集中送达”工作机制,拓展窗口服务功能,明确职责要求,让群众在一个大厅里,就可以一揽子办理除开庭以外的所有诉讼事务。

  设置4个中心,形成化解合力

  设置综治中心、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社会心理服务中心、信访接待中心等4个中心,形成化解合力。今年5月,区委政法委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对区综治中心进行了提档升级,按照职责分别设置了信访接待中心、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社会心理服务中心等功能区,并从信访、司法、法院、卫健委等职能部门抽调专业人员长期入驻,盐湖区法院诉讼服务中心主动与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社会心理服务中心、信访接待中心对接,第一时间派专职工作人员和特邀调解员入驻矛盾纠纷调解中心,设立诉调对接服务台,进行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前置,实现了来信来访“一个窗口”接待、矛盾纠纷化解分类分流归口、区法院诉调对接兜底的“一站式”服务。

  构建5个机制,形成常态机制

  构建联动化解机制。入驻区委政法委矛盾纠纷多元调解平台,发挥“三级调解组织”和“网格管理”辐射优势,使调解网络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整合资源,发挥内在优势,构建“多元调解+速裁”工作机制,形成调解速裁深度融合解纷机制。

  建立目标管理机制。明确办案程序,运用“快”字方针,“快立、快调、快审、快判”,做到“第一时间立案、第一时间送达、第一时间调解、第一时间裁判”,当事人最短时间取得裁判文书。

  完善考核评估机制。建立特邀调解员名册,对基本情况进行公示,制定《特邀调解员选聘管理办法》、《关于建立特邀调解制度的若干规定》,明确选聘方式和条件、执业规范和工作纪律、考核要求、退出和解聘条件等。

  健全培训提升机制。研究制定《在线调解工作规范》、《调解人员培训办法》,对调解员的工作流程、调解规则等做出明确规定,定期组织培训,帮助提高调解员业务素质和调解能力。

  落实保障激励机制。根据区委、区司法局文件精神,制定《人民调解案卷补助标准》,提供经费保障。

  近年来,随着诉调对接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试点工作的深入开展,盐湖区矛盾纠纷调解率持续上升、调解成功率持续上升、人民群众对调解工作满意率持续上升;民转刑案件逐步下降、重复访逐步下降、群体性事件逐步下降。2019年,盐湖区法院诉调对接中心接收委派案件2626件,同比增长137%,调解成功1577件,同比增长122%,调解成功率60%。2020年1月至8月诉调对接中心接收委派案件2431件,同比增长12.74%,调解成功1125件,调解成功率46.28%。(王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