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群众办实事|运城中院立案诉服推出十项便民利民措施
来源:运城市中级人民法院微信公众号 | 责任编辑:张晓婷 | 发布时间: 2021-05-06 18:06
近日
运城中院结合教育整顿
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切实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
立案诉服推出了十项便民措施
诉讼服务再加分
01
立案登记只跑一次

在诉讼服务大厅摆放立案诉服的“一次性告知”版面,将各种立案材料清单明确列出,对符合法定受理条件的案件,不以任何借口、任何方式不立案。简化立案流程,保障群众合法诉权,让立案“只跑一次”。
02
诉讼服务一网通办

依托诉讼服务网、山西移动微法院、人民法院律师服务平台等信息系统,推进诉讼服务事项网上申请、网上办理,快速审查网上立案申请,原则上不超过5个工作日。让群众立案,从“最多跑一次”到“一次都不用跑”。
03
跨域立案积极协助

开设“跨域立案”窗口,构建“家门口立案”新模式。对全国范围内其他法院管辖的一审民事和行政案件,当事人可在本院递交起诉材料。本院作为协作法院审查材料后,通过专用系统将数据推送至管辖法院,推动完成跨域立案,异地诉讼的当事人再无需为立案而舟车劳顿、两地奔波。
04
智慧诉服方便快捷

依托大数据、云计算建立的移动微法院、律师服务平台、人民法院调解平台、保全平台、鉴定平台、送达平台,可提供网上立案、调解、查询、阅卷、保全、鉴定、送达、退费等服务。
05
矛盾纠纷多元化解

进一步推动诉讼与非诉讼方式化解纠纷对接工作,在诉讼服务中心深化运行“诉调对接”和“多元解纷”机制,引入更多社会解纷力量,引导分流更多矛盾纠纷通过低成本、高效率、人和事了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进行化解。
06
诉前调解高效规范

建立在线调解工作室,当事人可使用微信小程序与调解员进行远程视频、调解协议线上签字确认,让群众“不出门、解纠纷”。制定诉前调解规范性制度,调解遵循自愿、合法原则,全程录音、录像,专门卷宗留痕,保证调解工作既高效又规范。
07
诉讼服务便民亲民

诉讼服务大厅明亮、整洁、有序,提供诉讼引导、材料复印、书写台、饮水壶、笔墨纸张、休息座椅等便民设施,诉服人员着装规范、语言文明、热心接待、耐心解答,诚心为群众排忧解难,积极营造舒心暖心服务环境。
08
特殊群体特殊关爱

加大对老弱病残幼等特殊群体的保护力度。开辟快速立案绿色通道,依法落实诉讼费用缓减免政策,加大司法救助力度,传递司法温暖。注重优化适老诉服措施,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让线下办事渠道也提质增速。
09
亮明身份优化服务

开展窗口“亮身份、展形象、强服务”活动,窗口诉服人员在柜台摆放服务牌,方便群众诉讼与监督。
10
诉服监督渠道畅通

畅通12368诉讼服务热线,在诉服大厅设置诉讼服务投诉意见箱和监督电话,接收群众对立案诉服工作的监督意见。安排专人负责立案诉服投诉办理,接收一起,核实一起,反馈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