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法治 >

把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运城市中级人民法院推出3类24条便民利民惠民措施

来源:运城政法微信公众号 | 责任编辑:张晓婷 | 发布时间: 2021-05-11 15:50

微信图片_20210511155446.jpg

诉讼服务一网通办、实现人民法庭直接立案、开通“三费一金”执行案件绿色通道……近日,运城市中级人民法院推出“立案诉讼”、“人民法庭”、“执行工作”等3类24条便民利民惠民措施,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切实把实事好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立案诉讼十项便民利民惠民措施

  一、立案登记只跑一次

在诉讼服务大厅摆放立案诉服的“一次性告知”版面,将各种案件立案材料清单明确列出,对符合法定受理条件的案件,不以任何借口、任何方式不立案。简化立案流程,保障群众合法诉权,争取让当场立案“只跑一次”。

  二、诉讼服务一网通办

  依托诉讼服务网、山西移动微法院、人民法院律师服务平台等信息系统,推进诉讼服务事项网上申请、网上办理,快速审查。逐步实现让群众立案,从“最多跑一次”到“一次都不用跑”。

  三、跨域立案积极协助

  开设“跨域立案”窗口,构建“家门口立案”新模式。对全国范围内其他法院管辖的一审民事、行政和执行案件,当事人可在本院递交材料,本院作为协作法院,审查材料后通过专用系统将数据推送至管辖法院,推动完成跨域立案。异地诉讼的当事人再无需为立案而舟车劳顿、两地奔波。

  四、智慧诉服方便快捷

  依托大数据、云计算建立的山西移动微法院、律师服务平台、人民法院调解平台、网上保全平台、委托鉴定平台、送达平台等,提供网上立案、交费、调解、查询、阅卷、保全、鉴定、送达等服务。办案的重要流程节点均通过手机短信发送给当事人,让当事人随时了解案件进展。民事和行政案件的法律文书在邮寄送达纸质版的同时,也对电子文书电子送达。。

  五、矛盾纠纷多元化解

  进一步推动诉讼与非诉讼方式化解纠纷对接工作,在诉讼服务中心深化运行“诉调对接”和“多元解纷”机制,引入更多的特邀调解员和行业协会等社会解纷力量,引导分流更多矛盾纠纷通过低成本、高效率、人和事了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进行化解。

  六、诉前调解高效规范

  在诉讼服务中心建立在线调解工作室,当事人可使用微信小程序与调解员进行远程视频调解、线上签字确认,让群众“不出门,解纠纷”。制定诉前调解规范性制度,调解遵循自愿、合法原则,全程录音、录像,专门卷宗留痕,保证调解工作既高效又规范。

  七、诉讼服务便民亲民

  诉讼服务大厅明亮、整洁、有序,提供自助查询、材料复印、书写台、饮水壶、休息座椅、急救箱、一次性雨披等便民设施,诉服人员着装规范、语言文明、耐心解答,诚心为群众排忧解难,积极营造舒心暖心的服务环境。

  八、特殊群体特殊关爱

  加大对老弱病残幼等特殊群体的保护力度。针对残疾人、孕妇、老人等特殊群体开辟快速立案绿色通道;加大司法救助力度,对符合法定条件的经济困难的当事人可免交、减交和缓交诉讼费,传递司法温暖。不断优化适老诉服措施,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让线下办事渠道也提质增速。

  九、亮明身份优化服务

  开展窗口“亮身份、展形象、强服务”活动,窗口诉服人员在柜台摆放服务牌,方便群众诉讼与监督。

  十、诉服监督渠道畅通

  开通了12368诉讼服务热线,群众可通过热线电话查询案件进展、联系法官、给法官留言。同时在诉服大厅也设置诉讼服务投诉意见箱和监督电话,接受群众对立案诉服工作的监督意见。安排专人负责立案诉服投诉办理,接收一起,核实一起,反馈一起。

  人民法庭六项便民利民惠民措施

  一、保障人民法庭实质化运行

36个已实质化运行的人民法庭坚持在法庭驻地办公办案,就地接待群众、就地调解、就地审判。实现“一法一助一书一警”的基本办案力量,满足人民法庭审判工作需要。推进法庭窗口建设和诉讼活动一站式服务,公开法庭人员信息、管理制度、诉讼指南、诉讼流程等,指导群众诉讼,接受群众监督。

二、实现人民法庭直接立案

36个人民法庭均实现了法庭直接立案,解决当事人立案难的问题,使人民群众能够在家门口就近立案。公开受理案件范围、立案指引,对依法应当受理的案件,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提供诉讼引导、材料复印、笔墨纸张、休息桌椅等,零距离服务群众。

  三、开通法律文书电子签章

  法庭审理的案件,裁判文书直接在法庭盖章打印,及时送达当事人,提高办案办公效率,方便群众诉讼。

  四、建立诉前调解机制

  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与所辖村镇建立网格化联系,实现“村官+法官”的调解模式,建立多元化解纠纷机制,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诉讼之外,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五、加大巡回审判力度

  对婚姻家事案件,尤其是赡养、继承纠纷和邻里纠纷案件,坚持巡回审判,就地开庭,把法庭搬到偏远村庄、田间地头、企业车间、百姓家中,做到群众少跑路,法官多跑腿,达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

  六、拓展司法宣传功能

  加大司法公开力度,运用公众开放日、巡回审判、培训座谈、以案释法、集市庙会、新闻媒体等多种形式和途径,将法庭、课堂送到群众中,做到“谁执法谁普法”。推行“一村一法官、普法进社区”,宣传涉农法律法规和政策,宣扬良法善治,推进无讼村组、无讼社区建设。

  执行工作八项便民利民惠民措施

  一、快速发放执行案款

建立局长负责下的执行案款“一案一账户”、专人动态管理机制,可先由申请执行人出具“执行案款发放账户确认书”,执行案款到位后,申请执行人可以通过电子数据传输方式出具收款凭证,不来现场可办理领款手续,减少了申请人的诉累。

  二、开通执行案件线索提供平台

将“阳光执行微信小程序”二维码嵌入受理通知书、执行通知书,便于申请人下载注册“阳光执行微信小程序”,随时与承办人进行沟通联系。各院执行局向社会公布“提供执行案件线索”电话号码,电话设在各局执行指挥中心由专人负责接听登记并及时通知案件承办人(法官)。

运城中院: 2620114

垣曲法院: 6086018

稷山法院: 5531448

万荣法院: 4530811

新绛法院: 7536110

芮城法院: 3036081

河津法院: 5159845

临猗法院: 2333536

绛县法院: 8791200

永济法院: 8080166

盐湖法院: 2127855

平陆法院: 8715679

闻喜法院: 7060661

夏县法院: 8538396

  三、主动向申请人反馈案件进展信息

  承办人(法官)通过“12368”电话与申请执行人沟通,将每项执行措施实施进展情况予以通报。对无法联系到的申请人,可以通过微信、短信等方式进行反馈。

  四、开通“三费一金”执行案件绿色通道

对于申请执行赡养费、抚养费、抚育费和抚恤金的“三费一金”案件,开通绿色通道,由承办人(法官)主动上门服务,加大执行力度,缩短办案周期,快速执结。

  五、设置执行案件接待室(接待台)

  各法院执行局设置执行案件接待室(接待台),派专人值守,主要负责信访接待、联络承办法官和案件查询“一站式”服务。

  六、充分发挥执行救助功能

  对符合执行救助条件的申请执行人,按规定及时启动执行救助程序,为符合条件的申请执行人提供司法救助。

  七、公开执行流程、执行节点及办理期限

  各法院执行局向社会公开执行办案流程图、执行节点及办理期限,促进执行工作及时、高效的开展。

  八、设置便民服务区

  在执行局办公区设置饮水和休息等待区,方便当事人休息等候。

  分调裁审机制运行情况

  2020年5月,运城中院对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落实“分调裁审”机制的相关要求,率先在全省中级法院建立了比较成熟完善的“分调裁审”机制,实现了“诉调对接、多元解纷、简案快审、繁案精审”的目标。

  一、“分”出繁简,配备专门人员案件分流

对于婚姻家事、劳动争议、交通事故、相邻关系、医患纠纷、物业纠纷、普通借贷等权利义务明确、争议不大的案件,在征得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下,分流至调解团队;对于调解不成的交通事故类、合同类、民间借贷类等案件分流至速裁团队,其它类型案件由普通民事团队进行审理。

二、“调”出和谐,确定专业团队诉前调解

中院邀请了“晓霞调解工作室”和其他三名不同行业的调解员入驻,同时和妇联、司法局、保监协会等部门建立合作解纷机制,将适于调解的案件,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群众喜欢的方式解决。一审诉前调解并当场履行的,则无需交纳诉讼费用;二审诉前达成调解协议的,减半收取诉讼费用;外地当事人均可选择线上远程调解,省时省钱又省力。调解团队自去年12月中旬成立以来,共委派调解各类案件433件,调解成功206件,其中诉前调解成功183件,当场履行79件。

  三、“裁”出效率,建立速裁团队依法裁决

  符合当庭宣判条件的,一律当庭宣判。外地当事人,也可选择云上法庭、线上法庭开庭审理。速裁团队运行一年来,共审结民事案件905件,平均结案时长15.1天,平均庭审时长15分钟,当庭宣判率达到34.5%。速裁团队的建立,极大地方便了人民群众简案诉讼,减少了诉累。

  四、“审”出精品,实现简案快审、繁案精审

  在调解速裁分流后,进入普通民事审判团队的案件,要求承办人(法官)进一步对案件进行繁简区分,规定每人快审案件要占结案总数的20%以上,也就是说,有20%以上的案件要在一个月内审结。这一规定执行一个月来,已有87件快审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