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风采 >

贺栋:公安宣传工作的嬗变

来源:运城长安网 | 责任编辑:杨润丽 | 发布时间: 2019-08-02 15:44

运城长安网讯 (通讯员 许萍)在新中国成立70年之际,作为运城公安宣传战线上的一名老兵,稷山县公安局办公室主任、宣传科长贺栋回眸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公安宣传工作发生的巨变。

1564732860965866.jpeg

稷山县公安局办公室主任、宣传科长贺栋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那年冬天,大学毕业后,贺栋怀揣着儿时的梦想,进了稷山县公安局,开始了从事公安宣传工作的生涯。光阴似水,岁月如烟,那些留在记忆里的点点滴滴,无不印证着在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进程中,公安宣传工作发生的巨大嬗变。

他刚参加工作那几年,该县公安局只有一台老式的铅字打字机,打字的速度很慢,而要打的文件又很多,很难轮到打他的稿件。所以,他只能手写稿件。当时的办公条件相当的简陋,三、四个人挤在一间不足10平米的办公室里,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支钢笔、一本稿纸、一瓶墨水,就是他搞宣传工作的全部家当了。因为新闻讲究时效性,为了抢时间,也为了能多给几家报社投稿,他只有加班加点,把写好的稿件抄写十几份,当时,虽然有复写纸,但是那时的平面媒体不提倡一稿多投,因担心报社编辑看出是一稿多投,他不敢用复写纸来写,只能挑灯夜战,一份一份地来抄写,然后写好信封,贴上邮票,第二天一大早便骑上自行车,赶到邮电局,把稿件寄给报社。近一点的报社还好说,信件在路上用不了几天,但是像北京这样的很远的报社,信件往往要经过七、八天才能到报社编辑的手上,这样下来往往因为稿件失去了新闻的时效性,所以采用率可想而知,好多稿件命中率可以说是零。这其中的苦恼和艰辛,至今回想起来仍历历在目。

五年后,他所在的县公安局办公室终于购置了一台电脑和一台传真机,稿件终于可以用电脑打印了。从此,他给报社发稿终于结束了以往那种用信件邮寄的最原始、最传统的模式,而是用上了传真机。他只需用笔写出一份稿件,然后让微机员给打印出来,即使要打印二、三十份,也用不了多长时间。工作效率提高了,工作强度反而减少了。同时用传真机投发稿件也大大节省了时间,确保了新闻的时效性,也提高了稿件的命中率,这个时期,他所写的反映公安工作的宣传稿件终于开始大量地在国家级和省、市级的多家新闻媒体上频频见诸报端。

党的十九大以来,他所在的县公安局办公条件和硬件设施进一步提升,公安宣传工作也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他有了独立的宣传办公室,而且局里还专门为写稿配备了一台联想电脑和一台激光打印机,并开通了互联网,还购置了数码相机、摄像机、录音笔、移动硬盘和扫描仪。这样,他就可以自己用电脑写稿,用电子邮件发送图片和稿件了。很多时候,他一天可以采写两到三篇新闻稿件,只要鼠标轻轻一点,就能轻而易举地完成稿件的传送。他的写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黄金时期,各大报纸、电视台上几乎天天都有他采写的稿件和拍摄的视频新闻,稿件的采用率和报道频率可谓是今非昔比。他在各大主流媒体上的发稿数量每年总在500篇以上。他也因宣传工作成绩突出,被市公安局荣记三等功一次,多次被省公安厅评为“全省公安宣传工作先进个人”,并被国内多家新闻媒体聘为特约撰稿人和特约记者。

火红的年代,红火的警营。透过三十多年来基层公安宣传工作所发生的变迁这一小小的视窗,折射的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运城公安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政治建警、改革强警、科技兴警、从严治警”,新的进军号角已经吹响。在维护社会稳定的新的征程上,作为运城公安宣传队伍中的一名老兵,贺栋将点燃生命的激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续写新时代公安宣传工作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