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解有方!兰云鹏的调解“三步法”
来源:运城长安网 | 责任编辑:古海珠 | 发布时间: 2020-11-25 17:14
兰云鹏,1973年9月出生,万荣县人民法院员额法官。从山西师范大学法律系毕业后,分配到万荣法院工作。踏上工作岗位至今,他扎根基层,从事民商事审判十余年,始终秉承“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纠纷不激化、矛盾不上交”的原则,积极探索,因地制宜,不断深化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通过“劝、批、谈、教”相结合,努力化解矛盾纠纷,连续十个月15项办案约束性指标全部达标,在全院始终独占鳌头,办理146案,调解率达91%以上,判决12案没有一案上诉,堪称新时代马锡五审判方式的传承人。
作为科班出身的大学生,他是个“读书狂人”,同事们都亲切的喊他“兰博士”;作为贾村法庭员额法官,他是同事眼中的“调解达人”。他对岗位的执着、对审判事业的挚爱,超出了大多数人的想象。
做好民商事审判,尤其是涉民生纠纷,可不是仅熟悉适用法律那么简单。初到贾村法庭,兰云鹏一闲下来就去辖区“闲逛”,找德高望重的乡贤“聊天”,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熟悉环境;穿街走巷,义务与责任牢记在脑中。
除了传统工作方式外,还熟练利用信息化技术线上解纷、网络实况直播、异地举证等技术手段,方便了群众,打通了解纷的“最后一公里”。
下面,我们一起来围观“兰式调解法”
亲情感化法——解决婚姻家事纠纷的“葵花宝典”
【案情简介】2020年9月,原告张某诉被告薛某的离婚纠纷,已经是第三次起诉。被告认为双方从来没有发生过争执,夫妻感情尚未破裂,还能在一起生活。原告一提起自己的婚姻,就声泪俱下,无法言语。兰云鹏经过了解案情后得知,原、被告是大学同学,二人有着牢固的感情基础,婚姻初期感情尚可,后来被告不断进步和提升,原告却原地踏步,使原告心生自卑心理,加之二人因为工作原因聚少离多,隔阂不断升级,让原告对婚姻绝望。
调解步骤一:引导当事人袒露心迹
收到案件后,兰云鹏陷入深思。到底是出现了什么情况,让原告一而再的起诉坚决要求离婚,而被告为何坚决不同意。按照“惯例”来说,起诉两次的离婚纠纷,几乎可以认定和好可能很渺茫了,这个案件的特殊之处在哪里?
原告:一分钟也不想跟他过了
原告是位年轻漂亮的女士,举止得体,外表沉着冷静,但眉宇间掩饰不住的焦虑和压抑。
“兰法官,这是我第三次起诉了,说明我们真的不能再在一起过了,这样下去我要重度抑郁了……”
“我知道你们都是为我好,但是婚姻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能不能过我心里最清楚,你就别劝了。”
“你也别找我爸妈,我怕他们因为我的事难过,已经是成年人了,做什么决定会承担什么后果,我比谁都清楚。”
“我看见你案子也挺多的,就别一直劝我了,我也不想调解了,该开庭就开庭,赶紧判离婚吧。”
有着多年办案调解经验的兰云鹏知道,原告不愿把真实原因说出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时间的沉淀往往可以令事情出现转机。再三劝说下,原告已无耐心继续回应,兰云鹏就让原告先回去再考虑,他要想一个更好的解决办法。
被告:我们就是缺乏沟通
“兰法官,我和原告的感情,用时下时髦的话来讲——从校服到婚纱,感情基础不是一般的稳固。”
“我对她关怀体贴备至,但是你也知道,婚姻又不可能一直花前月下,总要归于平淡,我也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
兰云鹏察觉到了被告想要破解婚姻僵局的急切愿望,在与其交谈过程中,尽力做到了真诚和贴心,用耐心赢得信赖。
调解步骤二:利用亲情挖掘突破口,感化心结
“两个孩子感情特别好,这几年儿子工作忙碌,无从顾及家里和媳妇,回家次数特别少,但我知道,他们都是好孩子,没有什么根本的问题。”
“媳妇很贤惠,照顾孩子,张罗家里的大小事,她太辛苦了,儿子是应该适当分担一些。我和他爸都说过他,他现在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
通过去被告父母家话家常,兰云鹏基本了解到原告执意要求离婚的缘由,对原、被告的心理特征,包括态度、气质、性格等有了进一步的预判。
原来是婚后二人“前行速度”不一,落在后面的原告心生自卑,加之工作性质的不同又缺乏沟通,给二人的夫妻感情中架起了层层壁垒,日积月累之下导致矛盾进一步升级。
调解步骤三:推心置腹,重归爱巢
兰云鹏考虑到中秋节将近,或许利用节日的契机,可以令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故把开庭时间定在中秋节前几天。
在开庭当天的庭前调解过程中,经过兰云鹏耐心调解,从法律、爱情心理学、乡风民情等角度深入剖析,以感情基础为落脚,分别做原、被告的工作,引导双方换位思考。又经过后续的多次疏导,还有双方父母的劝导加持,原、被告终于打开了心结,决定珍惜夫妻感情,回去好好过日子。
乡贤调解法——借用威望促成调解的秘钥
万荣法院被确定为全市诉源治理试点单位,兰云鹏认真学习贯彻上级及本院相关文件的重要精神,围绕自身审判实践经验,寻找从源头上减少或者避免矛盾纠纷发生的一系列举措。于是,善于和村干部、乡贤打交道的他,找到了一个化解纠纷利器——乡贤调解法。
【案情简介】2020年7月,贾村乡村民张某、王某因为相邻关系发生矛盾,两家毗邻而居,王某家的厕所与张某家院墙相邻,张某认为厕所的位置严重影响了自家的居住环境和舒适度,应当予以拆除。王某认为厕所与张家还有一墙之隔,而且自家厕所建设在先,是张某自家建房时设计不当造成的,对该结果应自行承担。两家剑拔弩张毫不退让,昔日的好邻居不复存在,矛盾日益升级。
步骤一:了解案件基本情况,明确案件由来
兰云鹏在收到案件后第一次见到当事人,便感受到了双方剑拔弩张的气氛,双方各执一词,都认为自己正确而对方不考虑邻里和谐,互不相让。
经过多次与双方了解,仔细权衡,兰云鹏认为本案只有通过多方协调处理才能达到理想的结果,并且这种协调必须建立在事实调查清楚、是非认定一致的基础上。
于是,他带着书记员去原、被告家里现场勘查,也去相邻的乡亲家了解当地建房格局、风向、习俗等重要信息。
同时,他又穿梭于田间地头,与同村村民拉家常,试图打探双方心结。
步骤二:理清思路,分析情理
庭审中,原、被告就本案事实面对面展开激烈交锋。
原告:“被告院里的厕所,跟我家院墙紧挨,气味之浓烈,实在影响居住体验感,每天一闻到那种气味,我就不开心,跟他交涉过多次,他都置之不理,还对我恶语相向,请被告考虑一下我的感受,赶紧拆除厕所,找个地方另外盖。”
被告:“原告在建房时,应该考虑到厕所的问题,我家房屋建设在先,已经使用了很久,一直没问题。被告建房时,如果对厕所问题有顾虑,设计图纸时就应该考虑在内,而不是房子建成了才发现,建房可不是小事,又不是三天两头就能搭建好,自己计划不到的事情过来找我麻烦,脑子有病。”
双方展开了激烈的辩论,辩论不仅是对抗,同时也是一次自我审视的机会。案件事实和言语表述之间的关系就如同理论和实际的关系一样,始终存在一定的偏差,如果不是蓄意混淆视听,百般抵赖,辩论双方必将重归理性,发现各自的缺陷和不足。对于进一步缓和双方矛盾冲突的激烈程度,为协调成功提供基础。
步骤三:充分利用第三方资源,妥善化解矛盾
尊重和换位思考是打开沟通大门的一把钥匙,兰云鹏在调解过程中让原、被告回忆往昔,让他们重新回忆昔日邻里和颜欢笑互帮互助的友好场景,纠缠于小事只会让邻里关系更加恶化,为了进一步调和矛盾,兰云鹏请来原、被告本村干部与乡贤参与矛盾调解,多次深入双方当事人家中及田间地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既坚持原则,又方便群众,给出了保障双方当事人利益点的调解方案,经过多次协调最终使双方达成协议。至此,双方当事人握手言和,该案圆满解决。
借力发力调解法——说情人参与调解是一个窍门
办理民事案件,特别是家事纠纷,难免当事人托熟人给他打招呼,面对此类攻势他不是一口回绝,而是借力发力,缠住说情人参与调解,打通调解的最后屏障,好多说情人经不住兰云鹏的“纠缠”悄声撤出,但他却牢牢抓住不放,“你说案子你就要管事”、“就指望你这一方的让步了”等合情合理的话语,是他调解案件借力发力的诀窍。
同事们经常请教他调解的办法,他总是谦虚不知咋说,时间久了,大家对他的办法有了共识:案结事了是初心,司法为民是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