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专题专栏 > 枫桥经验 >

“12345工作法”绘就调解新“枫”景

来源:运城长安网 | 责任编辑:古海珠 | 发布时间: 2023-09-06 10:33

  搭建“1个平台”,抓好“2级培训”,完善“3项制度”,组建“4支队伍”,落实“5项举措”,“12345工作法”是近年来运城市闻喜县司法局紧紧围绕群众对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工作的新期待、新要求,绘就出的一道调解战线新“枫”景。

搭建“1个平台”,全域联动聚合力

1693967787302928.jpg

  “多亏了县矛调中心吉学军主任,这么快就让我们拿到了2.5万元补偿款,帮我们办了大事!”陷入一起损害赔偿纠纷的王某感谢道。

  这是闻喜县调解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闻喜县高标准、高质量、规范化运行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一站式”服务平台,发挥矛调中心“指挥部”作用,聚合司法所、乡镇法庭、公安派出所、信访、综治等各部门力量,统筹律师、基层法律服务、法律援助等有效资源,完善“分类受理、协同处理、归口办理、闭环管理”运行机制,真正让群众实现了“进一扇门、调千种事、解万家忧”。截至目前,闻喜县矛调中心共受理纠纷 96件,调解成功70件。

抓好“2级培训”,全面提升强素质

  “今天的培训真实用,正好为我最近调解的一起案件提供了新思路。”这是参加完婚姻家庭纠纷调解方法与法律适用培训后一位调解员的感受。

1693967787814785.jpg

  工作要出成效,培训必须跟上。闻喜县司法局按照分级负责、逐级培训原则,完善县、乡两级分类培训体系,加大调解员培训力度,县局、各乡镇坚持每月定期组织一次专兼职调解员业务培训,从政治素养、法律水平和业务实操等多维度提升能力素质,今年共开展县级业务培训5次,乡镇业务培训50余次。

完善“3项制度”,全力保障促长效

  “每月一次分析研判会,为我们提供了交流经验的平台,便于对近期纠纷的分析研判以及风险防范。”一位参加分析研判会的调解员发言时说道。制度是保障,执行是关键。闻喜县司法局把制度建设作为一项重点工作。用好“人民调解+X”工作机制,依托乡镇司法所和公共法律服务站,建立健全根据案件性质统筹律师、法律援助等专业力量参与的“一条龙”解纷工作机制,今年以来,共受理案件383件,已调解成功301件,协议履行284件。用活“司法行政+X”会商研判机制,依托各级矛调中心,建立和完善以人民调解为基础,公安、法院、信访等相关单位联调联动的大调解工作机制,今年以来,各级调委会共受理公调对接案44件,诉调对接案15件,访调对接案9件。用实矛盾纠纷“定期研判”机制,司法所每周、县局每月召开一次矛盾纠纷分析研判会议,及时分析总结本辖区矛盾纠纷现状、特点、发展趋势或典型个案调处情况,截至目前,共开展矛盾纠纷分析研判70余次。

1693967787239765.jpg

组建“4支队伍”,全员上阵齐参与

  “每周一、周四我们都会在司法所坐班,遇到困难群众来咨询,会协助司法所共同提供法律服务,共同解决矛盾纠纷。”一位正在司法所参与调解的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说。队伍是根本,人才是核心。闻喜县司法局组建领导干部接访队伍,各级矛调中心制定值班表,实行领导干部轮班接待群众来访机制,及时有效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定纷止争。组建行专调解队伍,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积极培育行专调解组织,目前,全县共有涵盖道路交通事故、劳动争议、医患纠纷、婚姻家庭、商事纠纷等10个领域的行专调委会。组建法律服务专业队伍,开展免费法律咨询惠民工程,推动坐班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参与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通过法律阐释引导纠纷当事人运用法律手段表达诉求、解决纠纷、维护权益。组建社会力量调解队伍,吸收网格员、一村一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等具有一定法律素养的人参与调解工作,引导其成为群众身边政策法规的“宣传员”、信息排查的“统计员”、矛盾纠纷的“调解员”,将乡村打造成为纠纷调处化解的主阵地。

落实“5项举措”,全策实施共推进

  “现在有问题需要化解,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镇调委会,你们就是老百姓的“灭火器”和“稳定剂”,有你们在,我们就心安!”辖区一位群众为礼元镇调委会送锦旗时感激地说道。

  谋划需全面,举措重落实。闻喜县司法局加强宣传引导,通过以案释法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普及调解知识,营造“有纠纷 找调解”的良好氛围,上半年共开展调解宣传13次,拍摄“百姓身边的人民调解员”电视专题片2次。加强纠纷调处,规范矛盾纠纷申请、受理、调查、调解、回访等工作流程,根据类型特点对症下药,制定不同调解方案,确保抓早抓小、应调尽调。加强经费保障,专职调解员实行“生活补助+以案定补”方式,通过统一补贴标准、统一审批程序,明确补贴对象、卷宗管理、发放程序等重要内容,激发了调解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重大事项报告,对有可能激化、已酿成较严重后果或跨乡镇、部门以及久调不结的纠纷要高度重视,及时向乡镇党委政府汇报,做到迅速反应、立即行动。加强排查预警,认真落实“村居日排查、乡镇周排查”制度,将预防排查化解工作触角延伸到基层每一个角落。今年以来,共开展矛盾排查983次,发现矛盾266起,预防纠纷285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