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出穷窝天地宽
来源:运城日报 | 责任编辑:张晓婷 | 发布时间: 2018-12-20 11:29
搬出穷窝天地宽
——平陆县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纪实
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作为精准扶贫“五个一批”中的关键一环,易地扶贫搬迁是解决深度贫困地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最有效的方式。
今年以来,平陆县委、县政府盯牢年底脱贫摘帽的目标,在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脱贫工程中,领导关注亲自抓,部门推进下力抓,群众配合统筹抓,形成了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质量、工程进度齐头并进的平陆模式。
“十三五”期间,平陆县易地扶贫搬迁共涉及7个乡镇1748户5305人,有9个安置点。按照“建成一个、入住一个”的要求,4个安置点已经竣工投入使用,达到入住条件的有322户1159人,实现了住得下、稳得住、能致富的精准脱贫目标。其余5个安置点正在加紧扫尾工程建设,确保今年年底全部交付使用。
易地扶贫搬迁——助推贫困地区脱贫的有效途径
平陆县是典型的贫困山区,境内沟壑纵横、自然条件不优,群众生产生活困难较多,特别是大山深处,不少村庄没有学校、没有卫生所,学生上学、老人看病的基本问题难以保障。所以,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是当地贫困地区广大群众的迫切期盼。
“易地扶贫搬迁,就是要解决‘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问题。”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平陆县委书记郭宏说,全县计划搬迁的人口,80%以上分布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生存环境差,不具备基本发展条件,必须搬迁出来才有可能摆脱贫困。为此,县委、县政府出台系列政策,采取有力措施,确保搬迁贫困户“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
洪池乡耙耱村村委会主任张宏恩介绍说,全村有87户234人,有耕地960亩,主导产业是苹果、小麦。这次搬迁32户106人入住闲田社区,其余已在2017年前消化安置。因闲田社区距离耙耱村有五六公里,种地时不方便,在搬迁工作中存在着不小阻力。村里从2016年开始宣传,各级干部进农户做思想工作,讲搬迁的好处,为顺利搬迁创造了条件。
“人均补助一万五,住房不超二十五,资金拨付到专户,早日建成早入住。”为了确保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群众记得牢、不易忘,平陆县脱贫攻坚领导组编成通俗易懂的“顺口溜”进行宣传,不但很受群众欢迎,而且推动了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迅速开展。
领导率先垂范——推动易地扶贫搬迁的首要条件
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启动以来,县委、县政府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头号工程,通过县级领导包点抓、乡镇干部具体抓、村组干部监督抓,凝聚起打赢易地扶贫搬迁的强大动力;先后聘请8家设计资质单位,对9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进行规划设计,实现了各安置点户型、风貌统一,确保了集中安置点建设的科学性和长效性。
在推进搬迁过程中,该县紧盯34个深度贫困村的搬迁任务,坚持精准识别等“六环联动”,努力实现闭环推进。在精准识别对象上,全面推行“干部上山、群众下山”的工作方法,469名干部入村入户做工作,34名县级领导干部包乡镇、包村,做到精准到村到户、不漏一人。在新区安置配套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做到安置、选址、设计、建设、分配、服务“六满意”。在旧村拆除复垦上,坚持说到做到、当场兑现,用党员带群众、先进带后进的拆迁方式,营造了浓厚的拆迁氛围。在生态修复整治上,通过建立机制,妥善处理,加快进度。在产业就业保障上,通过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建设扶贫车间、加大劳务输出力度,不断拓宽群众的增收渠道。在社区治理跟进上,通过开展机关帮建、干部帮助“两帮两促两提升”行动,建设文明社区。
在此基础上,资金监管坚持“一口进一口出”的原则,建立扶贫资金共管账户,用款必申请、拨款必审核、结果必审计,严防财政扶贫资金在使用过程中的“跑、冒、滴、漏”等现象,杜绝扶贫领域腐败现象发生。同时,坚持县委、政府主要领导包项目、每天反馈、一天一报,采取专项督查、责任督查和日常督查3种方式,确保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高质量、快速推进。
搬迁工程建设中,平陆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易地扶贫搬迁领导小组,实行双组长负责制,特别是针对工程进度相对迟缓的曹河村安置点和后涧村安置点,由县委书记和县长包点督促。曹河村安置点是郭宏的联系点。今年8月,国家环保督查组正在运城督查,其间适逢该安置点主体11层封顶施工,工程铺开却没有商砼进场。对此,郭宏立即现场办公,协调商砼生产厂家加班加点生产,确保了原料供应,工程按时完工。县长李旸在后涧村安置点检查工作时,发现工地只有几个人在进行作业,当即与住建部门协调,从县建筑工程公司调出专门的建筑工程队进驻工地,两个施工队同时展开施工,极大地加快了工程进度。
为了保证工程进度,在充分利用好国家、省、市拨付资金的同时,紧张的平陆财政统筹整合各种资金3000万多元,用于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建设。
易地扶贫搬迁占用了部分地势平坦的土地,曹川镇曹河村、常乐镇后涧村的安置点就设置在县城附近的村里。面对脱贫摘帽的艰巨任务,占用地所属的广大村民不仅没有任何怨言,反而给予易地扶贫搬迁极大地支持,土地征迁过程中没有发生一起上访事件。
领导重视,群众理解支持,建设者辛勤奉献,是推动平陆易地扶贫搬迁中的强大动力。这种动力极大地促进了该县的脱贫攻坚各项工作。
完善管理——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洪池集中安置点全部完工,已全部入住。”“后涧移民小区五栋6层楼房全部封顶。”“曹河安置点两栋楼房也封顶了!”听着这一句句振奋人心的汇报,人们真切地感受到了易地扶贫搬迁的平陆速度。
今年8月21日,针对后涧安置点道路狭窄,大型商砼车难以进入的困难,李旸立即决策,连夜组织人员将道路拓宽到12米,确保大型车辆进出畅通,为工程进展夯实基础。
下坪集中安置点搬迁项目征用170亩土地,但一条沟将这170亩地划成了两块,影响搬迁小区整体效果。下坪村通过召开村组干部会议,利用20天时间对这条沟进行了填埋,增加了20余亩用地,还建设了文化广场。
圣人涧镇营村安置点充分考虑村民的生活习惯、承受能力等情况,坚持“不超标、不豪华、不闲置”原则,将搬迁户人均建房面积严格控制在25平方米以内。根据每户人口数不同,规划设计有23平方米的一人户型、75平方米的三人户型、100平方米的四人户型等户型,满足了全村19户搬迁户的不同需要。同时,对鰥、寡、孤、独搬迁对象实行子女合户,达到了“人人有着落,户户都满意”的效果。
各集中安置点的产业提早规划有成效,保证了搬迁群众增收有门路。对贫困群众来说,搬迁不仅仅是得到一栋新房、换了一个生存环境,更重要的是拔掉穷根,告别贫困,从此走上脱贫致富路。平陆县认真落实“百企帮百村”行动方案,由一个企业对接一个未脱贫村,利用企业的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增强贫困群众自我“造血”功能,为贫困户贫困村注入发展动力。对于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由两个企业对接一个安置点,跟踪督促项目进度。同时,对接企业结合实际,在易地搬迁安置点建立1个扶贫车间,解决部分搬迁群众的就业问题,并结合特色产业扶贫,扶持发展中药材、辣椒、露天西红柿、花卉等特色产业,真正实现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奏响脱贫精准曲,搬出穷窝天地宽。平陆县的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在广大建设者的辛勤努力下,正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铿锵前行!
杨云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