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水虎扶贫记
来源:运城日报 | 责任编辑:张晓婷 | 发布时间: 2019-01-09 09:47
夏县裴介镇营里村。
白日里,天色铁一样寒灰。乡间地头失了绿,树杈子胡乱地呲着,呼呼的北风在林间横行无阻,一声紧过一声。平日里,最爱晒着太阳唠嗑的老太太们也躲回了家去。
第一书记廉水虎早早出了门,有几桩事搁在心里放不下。受市残联选派,他扎在扶贫村3年多了,这爱操心的“毛病”反倒更厉害了。
扶 人
场景一:
就着寒风,廉水虎一路走到村民赵玉杰家。赵玉杰的母亲从屋里迎出来,扑通一声跪下了。
“姐,这是做啥呢!快起来!”廉水虎一把拉起她,“我来瞅瞅玉杰去医院了没?有啥话好好说,可不敢这样!”
“昨天去了,有你,娃有救了……”赵玉杰的母亲抹着眼泪道谢,她吐字不清,智力有些缺陷,但那份真挚的感谢溢于言表。
这是一家恓惶人,母子俩相依为命。好不容易熬到玉杰长大成人,日子眼看就有奔头了,娃却被查出患上了强制性脊柱炎。虽说贫困户看病不用花钱,玉杰住院没多久却回来了。家里一贫如洗,每日三餐的开销他实在付不起。
走访入户时,廉水虎了解到这个情况,他立即将赵玉杰和另外两家贫困户的情况上报给市残联,单位领导高度重视,立即为他们申请临时救助。很快,救助金送到了赵玉杰手里。廉水虎还是不放心,怕娃心疼钱不肯去医院。第二天再次上门,就是瞅瞅他去治病了没。
说了一会子宽心的话,问问还有啥难处,廉水虎又往下家去了。
场景二:
赵武辰卷了根旱烟,坐在门墩上吧嗒吧嗒地抽。望见廉水虎来了,大老远打着招呼,热情地引进家。
赵武辰的家原是个小康之家,孙子小泽几个月大时患了脑瘫,家人们四处求医,耗光了积蓄,小泽的病情却始终不见好转。无奈之下,父母外出打工,将小泽交给爷爷奶奶照看。爷爷赵武辰下地干活,小泽不能走路,奶奶便成日里抱着,劳心劳力地守着。
屋漏偏逢连夜雨。小泽5岁时,奶奶得了脑血栓,瘫痪在床。所有担子都压在了赵武辰的肩头,他已年过七旬,顾得了这头便顾不得那头,虽然心疼,却只能由着小泽在地上爬、土里滚,成了个“泥娃娃”,两个病人的花销,压得家里光景一日不如一日,日子艰难程度可想而知。
廉水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联系单位,为奶奶和小泽免费配发了成人和儿童轮椅。“娃的病耽误不得了,得尽快做手术。”在残联负责康复工作的廉水虎知道,如果脑瘫儿童尽早得到治疗,是有机会站起来的。他向单位领导反映情况,积极帮忙筹措费用,最终,小泽不仅在北京做了手术,还在市残疾人康复中心进行免费训练。如今,他终于站起来走路了!
“娃又去康复中心训练了,自打能走路了,娃高兴,我们全家人也有心劲了……”说着说着,赵武辰的眼眶湿了。
细心的廉水虎发现,他家的厨房里晾了半地的红薯,却没有完整的大个。赵武辰解释,是他从地里捡来预备过冬的口粮,还想掏空再拾些胡萝卜回来。老伴坐在轮椅上,拉拉他的衣角,瞅着廉水虎笑……
“年前,我再送些米、面、油、菜过来,不能光吃这些,身体健康最打紧。”廉水虎的眼睛酸酸的。
生命,在赤贫的乡村,吃劲地活着。这是热闹的市井里无法体会的,带着土腥味,一个猛子扎进了廉水虎的心里,如此鲜活,又如此于心不忍。
扶 贫
住在扶贫村的这几年,廉水虎的心越泡越软,一个大老爷们,生生抹过好几次眼泪。原本期满就能回单位上班,他却主动要求留下来,营里村的一草一木,营里村淳朴的邻里乡亲,都是他割舍不掉的牵挂。
回忆初到村里的情景,对比现在的变化,廉水虎颇感欣慰。
营里村是省定贫困户村。2015年5月,廉水虎初到这里时,村里路面坑坑洼洼、道上垃圾遍布,村委会还在土坯的危房里办公,门前广场上,野草肆无忌惮地疯长……脏乱差的烂摊子,给了廉水虎一个下马威。
“要改变村里的面貌,提振村民的信心,首先得从环境卫生抓起。”廉水虎点燃了上任后的“第一把火”。然而,打扫卫生的广播喊了几天,却鲜有村民回应。“自家农活都干不完,哪有闲工夫清理村里的卫生。”村民们有理由。
“咱们带头干!”廉水虎和扶贫队成员以及村干部们,躬下身子说干就干。累了,他们坐在村民的门墩上歇一歇;饿了,就狼吞虎咽吃个葱就馍。看到扶贫队挥汗如雨地清理卫生,村民们也自觉地加入进来。经过一段时间的大清扫,村容村貌整洁一新,舒心的环境下,村民们的心情也明媚起来。
“第二把火”就是解决吃水问题。这里的人祖祖辈辈一直吃的是含氟量较高的井水,满嘴都是氟斑牙。而且,村里规定,每三天集中打一次水,村民们吃水极不方便。
廉水虎已记不清跑了多少趟水利局,在运城与夏县间往返了多少个来回,最终,在市残联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筹资35万元,启动了集中供水工程。
1个月后,营里村家家户户接上了自来水。“水管一下通到了厨房里,打开龙头,水哗啦啦直接跑锅里了,真真美咋了!”村民郑玉娃兴奋地说,村民们再也不用掰着指头算打水的日子,再不怕后辈们会和他们一样留下氟斑牙。
趁着安装自来水管道挖开了路面,廉水虎又协调筹资20万元,将村内道路、下水道整修一新,改善了村民的出行条件;筹资20余万元,修缮了戏剧舞台;筹资55万元,新建了村委会办公楼、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卫生所,开设了书画室、农民图书馆、娱乐文化室等。
村民们说,廉水虎到了村里后,办的好事一头接一头。他积极上门为残疾人群办理残疾证,确定了40户贫困残疾人享受国家的“两补政策”,并将符合低保政策的贫困户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实现了应保尽保。同时,还为残疾人免费发放助听器、轮椅、助行器、盲人电磁炉、闪光门铃等各种辅助器具,为残疾人家庭进行无障碍设施改造等。
扶 智
村里的基础设施完善了,村民们的幸福感提升了。“第三把火” 就是让贫困户脱贫摘帽,真正富起来。
廉水虎挨家挨户走访,了解每个贫困户的现状,刨根寻底,查找“穷根”,变输血到造血,实实在在帮他们打通致富之路。
廉水虎首先在产业扶贫上下功夫,在他的努力下,营里村的纸业被确定为省级残疾人扶贫基地,并拨付10万元启动资金用于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员的就业安置和培训、保险等,帮助部分贫困户实现了当年就业当年脱贫。
家有良田千顷,不如薄技在手。扶贫的关键在于扶智。康水虎请来专家为贫困户进行果蔬修剪、施肥等技能培训,组织村干部、贫困户到外地学习考察,学习他们的管理经验、销售模式等,通过培训技术先行,切实提高致富技能。
另外,他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引导青壮年村民外出务工,多渠道增加收入;与农商行协调,为贫困户贷款,用于种植投资。他创新模式,将10万元集体经济发展撬动资金注入养牛场,与枣业专业合作社结对帮扶等,多途径地使贫困户分红达1000元以上,村集体收入突破万元。
“虽然天儿冷了,但我心里是热的。”说到这几年的扶贫政策,说到廉水虎这样的好干部,村民张跟虎激动万分,“村里的变化,大伙儿都看得见,贫困户的日子也越来越有奔头,不仅看病不要钱,上学有补助,房子补贴住,还能靠双手勤劳致富,活得有尊严。”
“咱村的枣熟啦!”“咱村的桃冻了,老百姓盼了一年,光景恓惶的。”“咱村的苹果可甜哩!”……康水虎的微信朋友圈里,消息的开头都是“咱村”,村民们的一悲一喜,都是他心头的牵挂,扶贫的日子里,他早已将他乡做故乡,成了名副其实的村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