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焦点 >

14岁用水果刀刺向熟睡的父母!看到全家福他痛哭不已

来源:“中央政法委长安剑”微信公众号 | 责任编辑:张晓婷 | 发布时间: 2019-02-22 17:35

导语

  长安君(ID:changan-j):一名14岁的少年,初一辍学、沉迷游戏,竟拿起一把水果刀刺向熟睡的父母!在陈诉自己的罪行时,却像在讲别人的故事……这样的内心世界,是法官助理、心理干预师马荣,所要融化和唤醒的“坚冰”。

  她做到了。

  但,为什么小小的身躯里,能装着那么多的“愤怒”?什么样的经历,最容易让孩子走上歧途?“破冰”背后,是无比耐心、无数艰辛,和无限感慨——

  2019年2月18日,在山西省太原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庭审现场上,一名14岁少年刘洋(化名)站在被告席上,陈诉着自己杀父伤母的经过。

  红星新闻从太原中院了解到,刘洋初一辍学后,与一些“混社会”的青年结交,迷上了一款暴力游戏,他因不满父母管教,曾多次勒母亲脖子,还多次产生过杀父的念头。2018年6月21日晚23点左右,刘洋在太原一亲戚家,拿起一把水果刀刺向了熟睡的父母。父亲右侧颈内静脉被刺破致大失血死亡,母亲脖子等处也被刺伤,经鉴定为轻伤二级。

  

  庭审现场。太原中院供图


  太原中院承办未成年被告人刑事案件的刑三庭,特别安排心理咨询师马荣介入心理干预。

  马荣是太原中院的法官助理,曾通过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考试。获太原中院许可后,她接受红星新闻专访,分析该案背后的细节。她说,该案又给全社会敲响了一次警钟,关注孩子的心理建设问题。


  他的防备心重,此前就与父亲有争执


  红星新闻:当时是如何介入这个案子的?

  马荣:我是先接到了法院领导的电话,说有个案子里孩子需要进行心理疏导,恰好我不是合议庭的组成人员,我也有心理学基础和少年法庭工作的经历。我也认为这个案子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鲜明性,他伤害的是自己的亲人,是自己的父母。

  红星新闻:见到这个孩子时他表现如何?

  马荣:这个孩子在庭审陈诉自己的罪行时就像在讲别人的故事一样,没有眼泪,镇定的表现更像一个23岁左右的大学生。他的防备心很重,不太能表露自己的情感。我与他零距离接触时,我问他为什么想要伤害父母,他叹了一口气,说原因其实很复杂。他说,自己辍学后又发现父亲与别人有情感纠葛,内心特别恨父亲,觉得他伤害了妈妈。他话锋一转又说“其实这么多年我再回头看爸爸,他对家庭负的责任,我就又化解了一些”。我问他自己还有什么过不去的,他说他问父母要钱,父母不给,自己性子一急就会干出一些事。

  

  马荣在对刘洋进行心理干预。太原中院供图


  红星新闻:他问父母要钱的理由是什么?

  马荣:刘洋从小都在溺爱的家庭环境中长大,5岁之前是外婆在养育,外婆曾失子,把他当儿子一样百般疼爱,他想要什么就给什么。母亲在他5岁时把他接回身边,妈妈也不懂沟通,老是顺着他,把家里面最好的东西都给他。他的家庭情况其实并不好,父亲是煤矿工人,经常不在他身边,其实父亲的责任是缺失的,两人很难沟通。

  家里人都顺着他,很少加以管制,他初一不想上学了,父母就花钱找到一个技术学校让他继续读书,他上了2天就不去了,后来又花钱去一个私立学校,他上了5天课又不去了,父母花大手笔培养他,他根本不买账。

  辍学后他就结交了一些社会上的朋友,他有一股江湖气,还想当周围兄弟的老大,想拿钱供养人家,他觉得用钱才能吸引和供养很多人。他自己没有挣钱,就问家里要,家里不给就开始闹事儿。

  刘洋还曾带着身边的小弟兄到爸爸工作的矿上要钱闹事,父亲不给他就抢了父亲的手机,用从父亲那里套取的密码私自转出1万多元到自己手里。

  红星新闻:案发前他与父母就曾有多次争执?

  马荣:最近2年,他多次勒妈妈脖子要钱,在刺杀父亲之前,就有两次杀父的冲动。第一次是他得知父亲的感情纠葛。第二次是因为他把爸爸给他买的新手机屏幕摔碎了,两人发生了争执。其实他之后的极端行为是有基础的。

  红星新闻:他是在什么情况下决定杀害自己的父母的?

  马荣:我当时也问他,事发前一个多小时,他还和父母有说有笑,各玩各的手机后关灯在一起睡觉,一个小时后就发生了这么大的事件,这中间他都在想什么?

  刘洋的母亲发现儿子有很多极端的行为,怀疑孩子是不是有精神病或者吸毒史。案发当天,就和丈夫一起带着他到太原做吸毒鉴定,联系了2家医院,第二天准备去另一家,当晚便借宿在一亲戚家,三人都睡在一张床上。

  那天晚上,刘洋想到自己虽然没有吸食毒品,也难保像妈妈说的那样,一些社会上结交的朋友也许会在他的饮料和烟里放入毒品,自己不自觉中已经吸取了毒品。这个额头和两个眉毛中间有一个菱形的刺青,右手的三个手指上也刺着三个字母的少年说,如果他真的有了毒瘾,父母把他送到戒毒所限制了他的自由,他和女朋友怎么办,那他就完了,他不想被控制。事实上他并没吸毒,公安包括各种机构检测是阴性的。


  母亲选择原谅,他看全家福照片后痛哭


  红星新闻:心理干预过程中,他在哪一个节点开始有转变?

  马荣:我在和他沟通时,他仍表现出较重的防备心,我临时决定运用亲子见面的"家庭心理咨询"的方式,了解并破冰他坚固、隔离的情感防御下内心柔软的那个部分,以更接近犯罪成因及庭审盲点的真相。

  当刘洋和母亲见面后,他的防备心也渐渐打开了,母亲将随身携带的一张全家福照片拿给儿子看,让儿子好好活着,刘洋终于打开了心扉,趴在桌子上痛哭,母亲也抱着儿子,我也拍了拍他的肩膀。

  

  刘洋 太原中院供图


  红星新闻:他对母亲说了些什么?

  马荣:他见到母亲后整个人都柔软下来,他哭着对妈妈说,“我进来了,我才领悟了,我14年真的白活了,做下了无法挽回的事情。妈妈你相信我,我会好好改造,好好学习,等我将来报答您。”

  红星新闻:他的母亲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马荣:我想一个女人成为母亲的那一刹那,就已经决定她可能毫无边界、没有原则去爱这个孩子。儿子杀了她的丈夫,也差点杀了她,她还是无视伤害,原谅孩子。她也曾提到儿子平常爱玩的一个暴力游戏,打斗的场面就是刺伤对方的脖子。

  红星新闻:刘洋的行为该如何分析?

  马荣:刘洋也多次提到,自己一直处于憨傻、迷糊的状态。我想,那天晚上他像游戏打斗的方式一样去了断别人,他不是以真正杀死他们为一个目的,他只是想否定一些东西,人不在了,他可能受到的限制就少了,否定是防御模式里面的最后一道防御机制。

  刘洋生命早期没有树立良好的规则、边界等意识,与其犯罪有着关键性的联系。他直到进了看守所才知道什么是规矩,之前家人都是顺着他,无限制的给予。他虽然拥有14岁的年龄,但其内心人格弱小,一直没有发展起良好的与之年龄相匹配的自我功能,就会出现无法控制自我的意识与行为,出现退行的后果。

  在心理学上,刘洋人格上存在“超我缺陷”,这种缺陷的主要表现:无边界规则、情感淡漠、无内疚感、无道德约束、无责任意识等。

  另外,虚拟的游戏、头脑的念想以及现实生活的真实,在这种人格功能发展水平较低的人中,就会表现为,无法区分虚拟与现实,自体和客体融合紧密,自己和他人模糊不清的心理表现,并造成虽身体已成人化,但其个体意识和行为模式均退行严重的不良后果。


  爱不够或爱过头都容易让孩子偏执


  红星新闻:刘洋或之前媒体报道的类似少年恶性犯罪事件,深层原因是什么,如何救助?

  马荣:造成此类案件的原因有很多,我们在处理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中,无论是恶性还是轻型的犯罪都有这么几个相似点,比如辍学的家庭、贫困的家庭、离异的家庭、有暴力虐待的家庭,这都与家庭的养育方式有关。家长爱不够或者爱过头,这两种情形都可以引发孩子的偏执或者自我功能发育不足这些情况。

  一些学校呈现的问题是,一味追求成绩,一些老师只重视成绩好的,老师觉得孩子行为不端,干预几次不改就会劝退,给孩子贴标签。老师不认同小孩,家长就跟着去不认同,学生们也会排斥这个孩子。孩子的家庭、学校、孩子本身多元化的造成了孩子走上犯罪道路。

  另外,孩子的心理建设这一方面一定要给全社会敲响警钟。现在16岁以下的小孩服用精神科药品的越来越多,而且逐年上升。从很多学生反馈来说,他们中途辍学,就是他们精神压力太大,进入当地精神科就诊的人也越来越多,逐渐趋向于少年化。

  其实犯罪和犯错就是一墙之隔,很多行为不端的学生,他是不断地在犯错,要及时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干预、进行教育。


  研判孩子能力,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救助


  红星新闻:有人担忧少年不负刑事责任,担心他们回归社会后又伤害他人,对此你怎么看,有没有好的对策?

  马荣:我认为可以开通救助通道,让心理咨询师判定这个孩子的整合能力、思维能力、人格发展水平到底处在哪个位置,如果判定这个孩子基本属于良好,他只是冲动,或者说是受到了家庭的虐待,他们就像一棵小树苗一样,如果它的根正的话,他稍微弯一点就可以把它扶正,但是他弯的太严重根不正,就需要很大的劲,需要我们学校、家庭、社会一起来进行救助。

  声明:本文转自“红星新闻” (id:cdsbnc),在此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