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政法聚焦 > 执法现场 >

每天的“关心”可能就是圈套!运城警方侦破一起诈骗案

来源:运城新闻网 | 责任编辑:张晓婷 | 发布时间: 2020-11-19 15:09

今年29岁的男子王某在网络上虚构多重身份,对多名女性进行诈骗。多数女性被骗后没有选择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是选择了忍气吞声。

  报警牵出诈骗案

  作案手段不简单

  4月26日,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公安分局接到陈女士报警称,她被一个未曾谋面的男网友骗去数万元。

  据受害人陈女士描述,她被要求添加一个网名为“红颜薄命”的女性。添加完成后,对方的嘘寒问暖让陈女士十分感动。当对方提出可以为陈女士创业提供帮助时,陈女士欣然同意。于是,对方让陈女士添加了网名为“张某”的男士。张某自称是“红颜薄命”的朋友,为其提供过很多帮助,并称也可以为陈女士提供10余万元做项目,只要陈女士拿少量资金即可。然而当陈女士将钱转给“张某”后,“张某”却未按照承诺进行项目运作,并且音信全无。

  于是陈女士选择报警求助。

  艰苦摸排锁真凶

  插翅难逃落法网

  该分局局长段吉更听取汇报后,要求立即成立专案组,务必一查到底,最大程度挽回受害人损失。由于嫌疑人作案手段隐蔽,不断变换角色和作案方式,给侦破工作带来了很大困扰,调查过程一波三折。

  经过数月走访和侦查,专案组民警发现王某有作案嫌疑。11月6日,专案组决定收网,经过跟踪,成功将王某抓获归案。

  对抗审查装无辜

  铁证如山终低头

  基于此案跨度大、时间长、受害人多等特点,王某试图与审讯民警进行周旋和较量,为其开脱罪行。他对各种虚假信息一概否认。面对审讯民警,他一问三不知;面对证据矢口否认,声称有些钱是受害人自愿给的,只是后来投资失败了而已。

  专案组民警经过调取其“陌陌”“微信”聊天记录和转账记录,并通过其通讯录通话单等海量信息,坐实了王某犯罪的事实。同时,专案组叫来王某的妻子和儿子。面对4岁的儿子,王某开始有所松动。民警趁机进行政策攻心。最终,王某表示愿意配合审讯工作,争取宽大处理。

  疯狂作案无顾忌

  天不藏奸终有头

  据王某交代,自2017年以来,他先后购买了多张手机卡,在“陌陌”和“微信”软件上注册多个虚假信息,网名分别为“红颜薄命”“善解人意的小妹”“银行高管”等,物色失恋女孩或离异女性为作案对象,以心灵慰藉和生活关心等方式套近乎然后进行诈骗。

  王某首先将自己包装成同龄女性,假装同情和关心对方,取得对方的信任。其后,他以让对方赚大钱为诱饵,让其投资美容院或其他项目,并推荐所谓的有钱、有人脉的商界精英给受害人,与其沟通洽谈。但其实,这些所谓的“成功人士”仍是王某本人,不知是计的受害人纷纷上当受骗,有的被王某指定开房发生性关系,有的被骗钱财,有的被骗财又骗色。

  王某为了取得受害人的信任,有时候会采取给受害人发送二维码扫码付钱的方式,让受害者以为这些钱付给了投资者,与自己无关,殊不知二维码背后的收钱者仍然是王某本人。许多受害者或因被骗金额不大,或因羞于启齿,或因缺乏证据等,没有选择报警。

  目前,初步查明王某至少诈骗10名女性,涉案金额达100万元。

  电信诈骗不难防

  提高警惕不受伤

  电信诈骗看似无孔不入,但是无一例外,骗子都是利用受害人急于求财,甚至梦想一夜暴富的心态实施诈骗。

  警方提醒广大市民莫贪便宜吃大亏,天上不会掉馅饼。遇到电信诈骗,要立即向警方报警,争取最短时间打击犯罪,挽回损失。

  目前,犯罪嫌疑人王某因涉嫌诈骗罪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 

李冠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