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公安机关不断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走深走实
来源:山西省公安厅 | 责任编辑:王俊晰 | 发布时间: 2021-09-16 15:56

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山西省公安厅党委在省委、省政府和公安部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在中国人民警察警旗授旗仪式上的重要训词精神,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立足公安机关主责主业,大力加强和改进服务管理工作,深入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不断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走深走实。
截至8月底,全省已推出户政、出入境、交管等方面便民利民措施1800余项,为群众办实事74万余件,服务群众433万人次,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山西省公安厅党委牵头民生项目推进情况
省公安厅党委聚焦“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始终坚持“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初心使命,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和公安队伍教育整顿,聚焦顽瘴痼疾整治和群众反映集中的“急难愁盼”问题,用心用力解决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梳理出涉及治安、刑侦、网安、交警、出入境等警种部门的“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项目清单,明确任务目标、工作措施和完成时限。
(一)在加强和改进服务管理方面办实事
上门服务特殊弱势群体。省公安厅在全省开展老弱孤寡病残精神障碍者细致摸排,要求社区民警主动上门服务,了解特殊弱势群体所思所需,帮助其办理身份证、流动人口登记等,并建立工作台账。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全省社区民警已对54989名人员建立服务台账,主动提供服务22820人次。
主动服务等保备案单位。省公安厅在全国率先开展“网上备案平台”试点建设,为网络运营使用单位提供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在线备案、在线审核和在线备案变更等服务,平台启用以来,为2321家单位网上备案4214个网络系统。
便捷老年人办理出入境证件。省公安厅进一步简化老年人办证照片采集流程,60
岁(含60周岁)以上老年人申办普通护照、往来港澳通行证或往来台湾通行证,可直接复用5
年内曾办理过的出入境证件照片或居民身份证照片,无需现场重新拍照或提交照片。此外,推出“老年人在办理出入境证件时可采用现金支付方式”便民举措。
推动交管便利措施落地。9月1日起,省公安厅在全省推行二手车异地交易登记,推广应用交通事故证据材料网上查阅,在太原、阳泉推广应用“交管12123”APP核发货车电子通行码,便捷便利人民群众。
推进实现交通违法精准提醒教育。太原市公安局开通“我为群众提个醒”交通违法提醒热线以来,每日早上7:30到晚上19:30开通12个交通违法提醒教育席位,对机动车占人行道、黄格网、盲道、消防通道等禁停区域的违法停车行为进行违法提醒教育。截至9月8日,共提醒教育车主及驾驶员105276人次,提醒分钟达到51763分钟。
便利出国(境)人员换领证件。对出国(境)人员因新冠疫情无法回国(入境)可委托国内近亲属办理居民身份证换领手续,延期办理驾驶证期满换证、审验、提交身体条件证明业务。
创新特种行业管理服务。省公安厅充分应用信息化手段,不断提升特种行业管理服务水平。一是率先推出酒店扫码入住便民措施,3分钟内即可完成单个大型旅游团登记、3秒钟完成单人实名登记入住,大大缩短入住登记时间,方便群众入住。今年以来,已有60余万人次享受此项快捷服务。二是向社会开放印章备案信息查询服务,群众通过印章名称、代码等信息即可在线核实印章是否已向公安机关备案。截至目前,共提供信息查询服务3523人次。三是提供开锁业从业人员备案信息核查服务,群众可在线核查所属开锁企业及其本人是否已向公安机关登记备案,有效提高了群众安全感。截至目前,共提供核查服务3441人次。
(二)在深化保障公共安全管理方面办实事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全省公安机关不断深化“万警进万家”活动,推动落实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努力形成“庭所对接”“警调衔接”“民调入所”“律师进所”多元化解治理体系。近日,省公安厅在全省开展第二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活动,推动全省公安派出所民警、辅警采取亲民爱民、便民利民的方式访民情、解民忧、化矛盾、防风险。
扎实开展“护校安园”专项行动。在全省中小学幼儿园开学之前,全省公安机关会同有关单位全面排查整治校园突出安全问题,坚决消除涉校风险隐患,全力保障在校师生、幼儿安全。目前共发现问题隐患743处,立行立改707处,限期整改36处。
推动110接处警工作机制建设。省公安厅进一步明确需引导到政府职能部门处置和需分类处置的非紧急报警求助事项,全省11个市公安局均已建立与12345政务服务热线的联动渠道。目前,全省已打造出了太原、朔州两个社会化联动亮点单位,积极探索适应我省的接处警工作新模式,主动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
开展高速畅通行动。省公安厅根据省纪委监委统一安排部署,成立“高速畅通行动”工作指挥部。通过建立高速公路路况信息研判会商机制,强化应急车道规范管理,联合开展路面安全风险隐患排治,推动配合部分路段限速值调研论证,会同交通运输厅、山西交控集团等部门研究制定“平安文明示范高速公路”相关标准等措施,扎实有序开展“高速畅通行动”。
(三)在切实提升群众安全感方面办实事
全省各级公安机关毫不动摇坚持依法严打方针,深入组织开展打击整治各类违法犯罪行动,努力使群众安全感更加充实、更可持续、更有保障。
深化“断卡”行动专案攻坚。对涉电信网络诈骗的手机卡、银行卡进行深挖核查,对长期从事“两卡”收购贩卖人员重点盯办,全面清理排查涉诈窝点。1-8月,我省共打击处理3551人(其中采取刑事强制措施1515人,治安处罚142人,批评教育1894人),惩戒曝光开办涉案“两卡”的失信人员6873人。严厉整治涉案“两卡”较多的营业网点,共处理银行和运营商网点4400个,其中,约谈网点负责人2670人,对38个网点挂牌整治,对90个网点取消销售、代理等业务办理资格。
深化“团圆”行动专案攻坚。截至9月3日,全省共设立143个“团圆”行动免费采血点,共找回历年失踪被拐儿童113名,其中时间跨度最长的达45年。破获拐卖儿童积案6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5名,在全省举行41场认亲活动。
(四)在让人民群众共享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成果上办实事
搭建交通事故伤员急救绿色通道。省公安厅交管局全力推进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改革,搭建“预担保、快抢救、后付费”的道路交通事故重伤员无差别急救绿色通道,已在全省151家医疗机构建成道路交通事故重伤员无差别急救绿色通道。截至目前,全省未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伤亡人员家属与医护人员的医患纠纷。
助力乡村振兴,打造公安帮扶亮点。省公安厅在神池县对口帮扶龙泉镇、义井镇共5个村,扶贫工作队积极开展产业帮扶,投资修建毛建茶厂、旅游服务区,发展产业文化项目,帮助大磨沟村建设“道情”戏剧传承基地,投资17万元为5个帮扶村建设电子文化阅览室。
全省公安机关“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推进情况
优化营商环境,服务新发展格局。太原市公安局主动入企提供上门服务,帮助企业复工复产、提档升级,推出电话预约、证照复用、容缺受理、证件速递等精准暖心服务;同时实施“信易批”审批许可制,对信誉良好的企业和群众享有优先或容缺受理许可,今年以来共为320余人提供服务。晋中市公安局开展“一项目一民警”专项行动,为重大项目落地零时差零距离服务,全市公安机关先后召开警企联席会议40余次,开展联系走访1000余次,收集意见建议800多条。忻州市公安局优化配送货车通行管理,按照夜间运输为主、白天平峰为辅、早晚高峰严格控制的原则,推行通过“山西公安”微信公众号快捷办理通行证,均当日办结。运城市公安局全面推行公安审批业务综合窗口“一窗办”,疑难问题“专门办”,网上7×24小时“随时办”,特殊群体“上门办”,紧急事项“应急办”服务。截至8月底,运城市公安机关为群众办理各项审批业务共计63万余件。临汾市公安局采用“脚板+大数据”的方式,走村入企,网上网下,逐个了解企业状态,密切警企联系,为企业提供高效优质的公安政务服务;有续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工作,试点证明事项承诺制。
推行落户新政,更大程度便民利民惠民。太原市公安局推出“落户新政”,对于有意在太原市落户的人员,可凭户口簿、居民身份证将本人及其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子女)的户口在太原市居(暂)住地派出所办理落户登记;吕梁市公安局推行大中专毕业生“零门槛”落户,只需要提供毕业证,就可就近办理落户。大同市公安局开通落户服务“快车道”,引进人才可以通过大同公安网上服务平台向大同市任一城镇派出所申请落户。针对部分特殊群体特殊情况,在办证办户大厅、派出所户籍窗口设立“绿色通道”,并提供预约办理、上门受理、送证上门、亲属代办等便民举措。
聚焦群众办事高频事项,解决群众“行车难”、“停车难”和“办证难”等问题。针对“行车难”问题,晋中市公安局在城区试点安装了渐变智能红绿灯,有效提升车辆通过路口的通过率和安全系数;忻州市公安局在市区主要路口施划非机动车、行人专用通道彩色标线,优化通行;晋城市公安局在市区设立“Z”字型斑马线,打造信号灯直行“绿波带”,改善老旧小区交通微循环。针对“停车难”问题,全省11个市在停车资源不足的老旧小区、学校周边选择具备条件的支路,在夜间、周末和法定假期等停车需求较大的时段推出限时停车位,全省地级市城区共划定限时停车道路203条,可停放车辆19532辆,各县级城区划定限时停车道路110条,可停放车辆18096辆。针对“办证难”问题,太原、晋城实行办证办照“容缺办理”。大同市公安局建设邮政示范代办点21个,群众在家门口附近即可办理车驾管业务。车管所内引入多台智能化自助服务终端,实行驾驶证补、换业务自助快办。晋中市公安局实行居住证申领容缺登记,公布全市派出所预约电话,为急需办证办户办事群众实行24小时咨询、预约、办理。实现居住证容缺登记以来,全市流动人口登记数由7057人增至41751人,居住证办理数由295个增加至1515个。
聚焦民生问题,做好民生建设。太原市公安局联合相关部门开展犬类管理综合整治行动,共收容流浪犬6558只,办理犬证10149个,构建了和谐文明养犬环境。晋中市公安局建设了养犬管理信息系统和线下“一站式”办证点,不断提高养犬管理服务的精准性和便捷性。同时推进电动自行车“挂牌”式管理,截至目前,市区共建立20家电动自行车注册登记销售点服务站,15000余辆电动自行车进行了登记上牌。
下一步,山西公安机关将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引导各项工作落地见效,建立完善“我为群众办实事”长效工作机制,推动为群众办实事常态化,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用心用情用力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用实实在在的成绩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