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热点新闻 >

【解读】世卫组织为什么做出这个决定?我们从全球卫生治理角度看看

来源:PKU健康传播 | 责任编辑:张晓婷 | 发布时间: 2020-02-02 11:39

  紧张的中国人等到今天凌晨,该来的还是来了!

  当地时间1月30日(北京时间1月31日凌晨),世界卫生组织(WHO)总干事谭德塞与突发事件委员会第三次就中国疫情召开紧急会议后宣布:中国武汉肺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疫情,已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ublicHealthEmergencyofInternationalConcern,PHEIC)。

  消息一出,顿时刷屏!

  各种解读、各种评论,应接不暇。世卫组织为什么会做出这样一个决定?我们不妨换位思考,站在国际公共安全的高度,从世界卫生治理的角度,来看看这个问题。

  


  右一为谭德塞,图片:WHO官方Twitter

  


  人民日报微博报道

  什么是PHEIC

  WHO历史上共宣布过五次PHEIC,分别是2009年H1N1流感病毒疫情、2014年野生型脊髓灰质炎病毒疫情、2014年西非埃博拉病毒疫情、2016年巴西寨卡病毒疫情、2018年刚果(金)埃博拉疫情。

  除了2009年的H1N1流感病毒疫情外,无论是埃博拉病毒还是寨卡病毒等,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只是从国际新闻上听闻这些病毒以及其引起的严重疫情,但这些疫情从未真正影响到自己的生活。

  此次WHO将中国武汉肺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疫情列为PHEIC,难免让正在举国上下抗击疫情的中国人心头一紧!

  那么究竟什么是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呢?

  2003年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是21世纪第一次全球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各国在这次事件中意识到,在全球化时代人们交往日益密切,公共卫生安全不再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自己的事情,已经成为需要全球协作解决的问题。

  为了再次面对相似事件时,各国能有效预防和应对,WHO的最高权力机构世界卫生大会,在2005年将旧条例修订为《国际卫生条例(2005)》,并在其中提出PHEIC的定义:“通过疾病的国际传播构成对其他国家的公共卫生风险,以及可能需要采取协调一致的国际应对措施的不同寻常事件”。

  


  一个事件是否构成PHEIC,其考虑因素包括:疾病感染病例、死亡病例、传染性、治疗效果、疫区人口密集程度;病情发展速度;是否传出国境;是否需要限制国际旅行及贸易等。

  PHEIC的有效期也并非网传的3年。实际上,根据疫情的发展,WHO宣布PHEIC后随时可以撤销及修改。发布后有效期为3个月,之后自动失效。

  全球卫生治理的理解角度

  在当地时间1月30日将中国武汉肺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疫情宣布为PHEIC之前,WHO已经于当地时间1月22日和1月23日召开了两次针对中国疫情的紧急会议,均表示宣布PHEIC为时尚早。

  一周后,WHO的决定改变!

  对于WHO来说,这一决定的改变除了疫情本身的蔓延的因素外,作为国际上最大的也是最重要的政府间卫生组织,WHO还必须从全球卫生治理的角度来进行考虑。

  全球卫生治理属于全球治理的重要议题之一,与全球发展治理、全球公共安全治理紧密相关。全球卫生治理旨在通过建立多边合作机制,促使多元主体以多种方式在全球健康领域协作,并以全球治理视角共同制定并有效实施具有约束力的国际规制,以便更好应对全球健康危机,不断促进健康公平,最终实现全球范围健康的综合治理过程。

  


  在进入“全球卫生治理”之前,人类先后经历了听天由命的“原始社会卫生治理阶段”、各自为政的“国家卫生治理阶段”、合作有限的“国际卫生治理阶段”。在“全球卫生治理”的今天,人们对全球性的疾病爆发信息透明度需求不断提高,要求改善全球公共卫生条件的需求不断高涨。

  简单说,在全球化日益紧密的今天,全球卫生治理更强调对人类健康的总体性保护。

  北京大学全球卫生系副主任谢铮认为,WHO具有提醒和警示其他国家的责任,WHO宣布中国武汉肺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疫情构成PHEIC,也并非是对中国进行旅行或贸易封锁;全球化下,无论是疾病流行、交通贸易封锁,任何国家都会受牵连;宣布PHEIC的目的是全球协调一致抗击疾病;国内媒体需要给出PHEIC正确信息,不要让公众以为被宣布PHEIC是一件悲观的事情,关于“中国是疫区”的说法也是误解。

  从全球卫生治理的角度看,我们能够更好理解这一观点,也更能科学、理性地认识WHO的决定。

  


  WHO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态度变化


  中国是全球卫生治理的重要参与者,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和发挥着巨大作用。比如,埃博拉爆发后,联合国召开了有史以来第一次卫生紧急会议UNMissionforEbolaEmergencyResponse(UNMEER),号召疫情国家、联合国驻地协调员和联合国各国家团队的支持。中国提供了大量资金、专家队伍和基础设施等援助,帮助应对西非疫情。

  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疫情起源于中国,其防治重心也在中国。从全球卫生治理的角度看,对于眼下的中国来说,在此次疫情中,对内要上下齐心,信息透明,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来控制疫情蔓延;对外要与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社会开展密切沟通与合作。这是中国对全球卫生治理的最大贡献,也是我们战胜疫情的必由之路。

  面对疫情,世界上极少有国家能采取如中国这样强有力的应对措施。

  WHO总干事谭德塞在1月28日访问中国时也表示,“我们赞赏中国对此次疫情的重视程度,尤其是高层领导的承诺,以及在共享病毒数据和基因序列方面展现出的透明度。”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人民只要众志成城,科学、积极地采取防治措施,就能够战胜此次疫情,回归到正常生活之中。

  今天是中国武汉肺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被宣布为PHEIC的第一天,我们期待那最后一天的早日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