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大格局——市中院“基本解决执行难”系列报道之一
来源:运城晚报 | 责任编辑:张晓婷 | 发布时间: 2019-06-05 10:04
为了一片土地上的建筑,夏县大候村的两户村民僵持多年。进入司法程序后,鉴于多方调解显效甚微,5月16日上午,该县法院出动警力,依法强制拆除了涉案违法建筑,维护了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彰显了司法权威。
这一执行行动,除夏县法院执行法官、法警出动外,还协调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医院、公证处等部门前往配合。执行行动能够顺利进行,离不开执行局的周密部署,也离不开配合部门的鼎力相助。说到底,这一切都得益于全市“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大格局的有效构建。
为什么这么说呢?
打基础—— 确立执行联席会议制度
2016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提出“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后,市委非常重视此项工作,市委常委会专门听取了市中院执行工作汇报,并把“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列为市委工作要点,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支持人民法院解决执行难问题的实施细则》,市委书记刘志宏也多次指示坚决支持法院打赢“基本解决执行难”攻坚战。市政府多次邀请市中院参加常务会议,牵头开展了全市“涉企合同执行难”整治专项行动,出台了《运城市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实施方案》,全方位拓展信用惩戒范围。
市委政法委协调各方力量,化解涉执信访,开展执行救助,领导专项活动,牵头确立了执行联席会议制度,市县两级联席单位多次召开推进会,河津市委书记、万荣县委书记还曾亲自参加联席会议,有力推动了执行工作。正是在各方力量的推动、支持下,我市逐渐形成了“党委领导、政法委协调、人大监督、政府支持、法院主办、部门配合、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格局。市银监分局、金融办协助全市法院开展了为期半年的渉金融债权案件集中清理专项活动;市公安局和市中院就信息共享和查找、布控、拘留被执行人进行了沟通,联合制定《关于开展司法拘留社会矛盾化解工作的实施细则》;市发改委展开“信用运城”建设,对失信被执行人自动进行联合惩戒;市住建局、原市国土资源局、原市工商局全力配合执行人员查询、冻结、过户被执行人的不动产、股权;市住建局、原市安监局积极督促下属机关履行义务,共同执结案件;运城日报社、市广播电视台等媒体见证执行,宣传执行,曝光“老赖”,全市形成了良好的执行社会氛围,执行工作良性发展。
强队伍——充实人员 完善制度
“基本解决执行难”虽然不是法院一家的事情,但必须以人民法院为主导力量。外面的台子搭起来,内部的力量必须跟上,只有内外结合,这场攻坚战才有打赢的可能。
兵强战斗力才强。由于历史原因和多种因素,执行队伍建设一直是全市法院执行工作的短板之一。2016年换届后,市县两级法院党组高度重视,“一把手”亲自解决,配齐了执行局长,先后落实审判与执行人员轮岗、司法警察派驻执行局等制度。经过一系列的调整,市县两级法院执行局共有正式干警356人,其中政法编制人员204人,员额执行法官93人,招录140名书记员辅助执行工作,员额执行法官、政法编制内执行员、50岁以下执行人员比例均符合规定。
平陆法院员额法官胡彩萍之前主要审理民事案件,2018年6月轮岗到执行局。她告诉记者,轮岗能更好地把控审判与执行的衔接,在执行案件时能运用法律知识调解双方矛盾,回到审判岗位后,又可利用在执行工作中了解的情况,更好地审判,把握判决的可操作性,也更加理解执行工作的不易。
人员到位后,市县两级法院坚持打造“学习型”执行局,提高执行局干警的单兵力量。几乎每个执行局每周、每月都要对执行人员进行日常执行业务培训。市中院多批次选派执行骨干到国家法官学院学习,还不定期有针对性地组织全市法院集中培训和视频培训,更新执行干警的理念,丰富他们的知识,提高信息化应用等执行能力。同时,组织执行干警全员参加省、市组织的各项纪律整肃活动,提升政治素养和廉洁意识,杜绝消极执行、懈怠执行、选择执行等。
3年多来,广大执行干警夜以继日战斗在执行一线,忘我工作,无私奉献,不怕牺牲,谱写出许多可歌可泣的执行乐章。
变模式——执行指挥中心实体化运行
2017年以来,市中院推进了执行指挥中心实体化运行。目前,全市法院将其变成实体机构,配备了专门工作人员和技术保障人员,完善了工作机制。它不仅成了执行工作的信息交换中心、执行实施指挥调度中心、决策分析中心、网络化执行办案平台、执行信息公开平台、案件流程节点管理平台,更直接作为全市“基本解决执行难”指挥部,由院长直接领导,执行局长坐镇指挥具体落实。2018年后半年,盐湖区、临猗、永济、河津等法院充分发挥执行指挥中心的查控、监控功能,分段集约执行,提高了效率,提升了质效。
目前,执行指挥中心可以通过联网,覆盖被执行人存款、车辆、证券、不动产、网络资金等16类25项信息,对其主要财产实现“一网打尽”。执行模式转变后,全市法院通过创新财产发现机制,推行悬赏举报等调查措施,着力遏制规避执行行为,完善联合惩戒体系,推进失信惩戒机制建设,采取11类150项惩戒措施,让失信被执行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同时,严厉打击拒执行为,仅2018年一年,两级法院就判处拒执罪34人,拘留失信被执行人887人次。2017年,市中院在针对财产变现难的问题,在全省率先出台《运城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网络司法拍卖的规定》,全面推进网络司法拍卖工作。截至2018年年底,全市法院全部进行了网拍,覆盖率达100%,有659件案件进入了网络司法拍卖程序,成交124件,标的物成交率41.61%。(记者 樊朋展 李政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