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政法文苑 > 表里河东 >

南有稻香村 北有福同惠

来源:运城长安网 | 责任编辑:鲁高 | 发布时间: 2018-09-04 11:34

  南 有 稻 香 村    北 有 福 同 惠 


                                                                                                                                                               文 / 冯建国  高晋河


又是中秋临近。每每佳节来临,不论皓月当空,还是秋雨萦怀,运城大多数人都要买上几盒福同惠月饼回家,或对月而歌,或走亲访友。而中秋之夜团聚赏月,家家户户几乎是少不了福同惠月饼的

对福同惠的钟爱,已是运城人上百年来形成的共识和养成的习惯了。

由是,福同惠在运城,已由单一的食品和物质现象,演变成了一种文化现象:撑面子,上档次,富裕,尊重,时兴。

以至于有当地民谣道:太后吃的货(慈禧),咱们也尝尝(运城方言读ShuoShuo)。咥过福同惠,死了都受活。

于是乎,毎逢清明、中秋、春节等传统节曰,在运城大街小巷, 大包小包提着福同惠点心的 居多。若往前赶二十 年,过节送礼几乎是清一色的福同惠。

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食品越来越丰富,品种和口味也越来越多,现在吃福同惠,或许难找到民谣里那种“受活”的感觉了,但福同惠品牌,在运城糕点市场仍是一花独放,占居主导地位;在大多当地人心中,仍是不二选择。

运城本地人,尤其是五十岁以上的,对福同惠有着一种骨子里的情结。福同惠曾经带给过他们太多的快乐、憧憬、荣耀,甚至是自信。至今依然记忆犹新,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恐怕是大多数的运城人,一提到吃福同惠,都立马会垂涎三尺,直咽唾沫的。在那个年代,能够吃上一包福同惠,不仅是富有的象征,也是地位的体现。能吃上一包福同惠点心,单凭有钱是不行的,还要有供应的票证,甚至还要托关系、走后门,否则只能是咽尽唾沫液,空余馋虫回肚子里了。送礼能送包福同惠,在别人眼里都是有本事、混的不错。甚至有上门提亲,不提福同惠就是看不起人。

运城人对福同惠的青睐,源于它的历史、传承、品质和口味。


微信图片_20180904211349.jpg


历史造就了福同惠

福同惠诞生于清乾隆五十九年(1795年),距今已二百二十三年了。

那年,江苏吴江人吴耕耘,被派到山西省河东道任“候补道台”,在运城等了一年多,盘缠将尽,也未“候补”上,急得他寝食难安。这时,自幼学过糕点制作的随同厨师吕广福,建议试做江南风味糕点出售以补贴家用。吴耕耘当即釆纳,和吴夫人等精选配料,精工细作,做糕点到街上叫卖,顿时被抢购一空。开市大吉,吴耕耘欢喜异常,决定弃官从商,又从苏州请来糕点名师,调整配方,创出既保留南方特色、又适合北方口味的“南式细点”,深受河东老百姓喜爱。

“南式细点”选料精良,配方考究,工艺独特,不仅造型逼真,且色鲜味美,闻则心旷神怡,尝则满口生香。很快,在河东一带流传开。

福同惠糕点是由南方的糕点师傅结合晋南的当地风味制作出来的,融进了南北的地域风情,故而称做南式细点。

历史就是历史,至于当时为什么叫福同惠这个名字,肯定是动了心思的。有福大家同惠,谁听了心里都舒服,超级赞!

解放后,“福同惠”品牌名扬晋、秦、豫,产品远销京津及华北、西北各地,堪称“山西八大名点”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相继开发同新产品八大系列538种。“南式细点”获“山西省历史名产”称号,被省消协推荐为“信得过产品”,又获“全国首届中华名优食品博览会金奖”和“中国特色糕点”称号。月饼系列荣获中国食品行业“质量信得过产品”,“福同惠”被国内贸易部首批认证为“中华老字号”,并录入国家级文献《中国当代名商》。1995年在北京召开的世界妇女大会上,国际友人品尝“福同惠”食品后,赞其“既饱口福,又饱眼福”。

  福同惠从诞生之曰一直延续至今,历久二百余年,长盛不衰,已被列入了山西省非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成为运城的一张历史文化名片。

u=3348389206,3251739775&fm=26&gp=0.jpg

苏州稻香村


  福同惠比苏州“稻香村”迟了22年

苏州“稻香村”起源于1773年,距今已有245年,比福同惠早诞生22年。

当时,名字叫“苏州稻香村茶食店”。

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在苏州品食稻香村糕点后,赞叹为“食中隽品,美味不可多得”并御题匾额,从此稻香村名扬天下。

 苏州稻香村在产品上坚持“工匠精神”,传统手工技艺都是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代代相传。

 从创始初期苏州观前街老店的单一店面发展到现如今, 稻香村已经在全国拥有9家分公司、6个现代化大型生产基地,并在山东、江苏、云南、内蒙等地拥有多个原料直供基地的大型集团化食品企业。

其苏式月饼制作技艺被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收录其中。


u=3091875372,2145544210&fm=26&gp=0.jpg

北京稻香村


  福同惠比北京“稻香村”早了100年

北京稻香村始建于1895年(清光绪21年),南店北开是最早在苏州稻香村的伙计来到北京位于前门外观音寺开的,前店后厂,很有特色,(时称“稻香村南货店”),是京城生产经营南味食品的第一家。

后由于战乱在1926年被迫关闭,直到1984 年年初才在政府的支持下才重新开张。

如今,北京稻香村是北京和全国家喻户晓的糕点老字号,是外地人选购“京味”特产的首选店铺之一。

  1984年1月22日,北京稻香村复业后的第一门市部东四北大街营业店正式开业。复业后的北京“稻香村”继承了南味食品的传统工艺,坚持“诚信为本、顾客为先”的服务理念,以优质产品在北京迅速打开了局面,继而名扬大江南北。

1994年9月,北京稻香村食品集团公司正式组建,2005年改制为北京稻香村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今天的北京稻香村已拥有近百家连锁店,一个物流配送中心,300多个销售网点,生产糕点、肉食、速冻食品、月饼、元宵、粽子等各种节令食品共600多个品种,获得“中华老字号”、“北京市著名商标”等多项荣誉。

由于历史原因,“稻香村”商标归为苏州稻香村所有,所以北京稻香村注册了自己的“三禾”商标,以示区隔。

如今,稻香村在北京有两家,一家是光绪年间南菁北迁的即今北京稻香村,一家是2005年苏州稻香村在北京注册的分公司北京苏稻食品有限公司。


微信图片_20180904211451.jpg


福同惠百尺竿头  路前跃 

福同惠同稻香村的源渊由此可见,可谓同宗同源,同属中华美食名品,历史悠久,富于内涵。

企业品牌的底蕴,在于文化的厚度,没有文化做支撑的企业,多数只会昙花一现。

在运城人的心目中,福同惠已超越了作为食品自身的价值,成为乡人的感情寄托和珍爱继续。不论走亲访友,还是外出公干,都会将福同惠作为首选的伴手礼。尤其是那些早期远走他乡且已上了年纪的老人们,更是以能够吃到家乡的福同惠为奢望和怀念。

这是因为福同惠的文化内涵,在历史的长河中,融入了河东物产的精华和不断积累的人文关怀。

  打铁先得本身硬,这是中国人千百年来形成的结论,企业产品也是一样。那种天花乱坠,满天唾沫星子的炫耀,也只能是短暂的彩虹,不可能与日月同辉的。尽管大家都知道福同惠是以精面粉、白绵糖、植物油、蜂蜜、麻仁、青红丝、核桃仁、玫瑰酱等为主要原料,其制作工具也是刮板、刮刀、拢花梳、磙杖、铲子等,似乎与其他糕点制作没有多大区别。但是关键在于配料的独特,在于师傅的手工及刀口上,在于工艺的苛求与坚守上。

人常说,失之毫厘,差以千里。精华之所以称精华,有时候就在那一点点上。

  家乡的味道,其实是一种乡愁的积累。人们在品尝福同惠食品的同时,也是在咀嚼着过去的记忆,回味着曾经的时光。

运城人生活中少不了福同惠,在于一代又一代福同惠人不忘初心,从历史的深处走来,始终励精图治,坚持“工匠精神”,口手相传,传承着执着的信念,延续着精湛的技艺,打造着脍炙人口的美食精华,不断发扬光大这一历史品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新的荣耀和辉煌。

有福同享,道义惠存,此乃福同惠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