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公文化 晋商之魂
来源:运城长安网 | 责任编辑:鲁高 | 发布时间: 2019-01-23 10:29
近日,我省已正式启动筹拍大型文化纪录片《天下关公》。
在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有两个传统,孔子思想和关公文化,纵观历史,孔子和孔子思想历经磨难,尊崇和批判并存;而关公和关公文化几乎是备受推崇,没有批评意见,这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而“关公信俗文化”也被文化部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
关羽是怎么成为关帝、武圣、财神爷的?
----------------
关公本名关羽(160-219年),字云长,河东郡解县(今山西运城)人。其传记在正史《三国志》中不过九百多字,得到的评价也并不算高,然而在他身死后,却步步高升压倒群雄,逐渐成为统管儒、道、释三教,人、鬼、神三界的关圣大帝,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隋朝为守护佛法的“伽蓝菩萨”
关羽身后的发迹,起源于隋朝。隋朝开皇十一年(公元591年),佛教天台宗的开山之祖智顗大师,为了使人们更容易接受佛教,他将关公点化,皈依佛门。智顗奏于晋王杨广,遂封关公为守护佛法的“伽蓝菩萨”。
★宋朝成为义勇武安王
宋徽宗崇宁二年,天师张继先用符召请关公杀死了解州盐池里的蛟怪,保护了盐池,于是宋徽宗封关羽为崇宁真君。由于盐池是宋朝的经济命脉之一,所以关公无形中便成了大宋的经济保护神和财神。此后,关公庙大肆兴起。
宋朝末年,宋徽宗以自己的年号作为封号,以道教的真君作为神职,敕封关公为崇宁真君。在首都汴梁失守之前,宋徽宗连续三次追封关公。最后一次的封号是义勇武安王,这个王的职位超越了他过去所有的封号。
★明代成为中华武圣
到了明代,中国人对关公的崇拜又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而这时《三国演义》已经成书并流传于民间,关公威望日益攀升,明朝政府也开始了新一轮加封高潮。万历年间的三次加封,使关公晋升帝位。明朝末年,关公成为武圣,同文圣孔子受世人膜拜。
★清代成为财神爷和商人的祖师爷
明清时山西商人富甲天下。晋商们纵横天下,总是把家乡的英雄关公,作为出门在外的保护神。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由于晋商富甲天下,其他生意人也纷纷仿效,关公也就成了公认的财神了。
★清朝成为万世人极
明末清初,《三国演义》成为了满洲人的政治和军事教科书,关公的作用,在清朝发挥到了极至,甚至被奉为财神,乃至最终至神至圣,万世人极。
★被封为“忠义神武灵佑关圣大帝”
从清朝中期开始,历任皇帝都对关公推崇倍至。乾隆三十三年,关公被赐封号“忠义神武灵佑关圣大帝”十个字。此后,一百多年间,历代皇帝屡次加封。
★成为万世人极,超越国界的神祗
象征千秋忠义的关羽,最终被人们塑造成至神至圣,万世人极的神祗。关羽的影响已远远超出了中国大陆,在一切有华人居住的地方,崇拜关公的香火都十分兴旺。据不完全统计,在美国、日本、新加坡、泰国、越南、缅甸、澳大利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4万多座关帝庙宇。
.
关公文化的核心
----------------
★“忠义”和“诚信”
首先,关公文化的核心是“忠义”和“诚信”。关公的原型早已是“忠、信、义、勇”的代表,在民间关公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成为诚信的化身。海外的华商,更是把关公奉为财神。“诚能通金石”,可谓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关公的忠义诚信形象,经朝历代,在海内外华人中获得了广泛一致的民族认同。
★晋商五百年的发展史贯穿了“诚信”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晋商之魂。早在夏商周时期,山西境内的产品交换已经兴起。春秋战国时期的晋与三晋,出现了猉顿、吕不韦等豪商巨贾。秦汉时期,山西商业已拓展到内蒙古、东北辽东一带。隋唐宋元时期,山西商人通商至欧洲。明末,“晋商”已然成为雄踞海内的中国当代最大的商业集团。
创业不易守业更难,明清晋商称雄商界500余年,靠什么得以持久、旺盛的发展?靠的就是一种精神信仰与理念的支撑,这个精神信仰就是关公,理念就是独特的关公文化。在晋商创业和鼎盛的时代,商业法规、授信工具还没有诞生,得天独厚的关公的“信义”就成了最具象征意义的商业信誉,环顾天下,能当此任者非关公莫属。
★关公精神具有现实意义
关公文化中的“义”字,应理解为正义、信义、侠义,从大方面讲,它是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义”是关公身上最感人的人格力量。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下,关公所体现的“信义”,是建设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人文精神。
★关公文化是一条“精神纽带”
不仅在中国,在韩国、日本等一些国家,关公文化也融入了当地生活。在韩国,关羽被视为胜战之神、降雨之神、命运之神、文章之神。关公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其核心渗透着“忠义仁勇信”,是构建和谐社会,提高文化实力的精神载体。其所包含的“大一统”思想,是实现国家统一的积极因素,也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一条“精神纽带”。
.
关公信俗文化
----------------
1、关公故里圣迹文化
解州关帝庙名誉“天下武庙之祖”,与常平关公家庙、关帝祖茔并称“三关”,组成独一无二的圣迹文化风景线。
2、关公故里习俗文化
六月二十四关帝生辰、四月初八与九月初九的关公古庙会等,每年的这些节日关公故里都会举行盛大的活动,相沿成习,在海内外华人中有很大的影响力。
3、关公故里旅游文化
当地政府对解州关帝庙、常平家庙、祖茔等进行了全面的维修和完善,新建了关帝文化广场、常平关帝影视城等,形成了自成体系、颇具规模的旅游景区。
4、关公故里文艺盛典
为弘扬关公文化,当地政府和民间组织出版了关公文化书籍20多部(册),拍摄了《关公出世》、《武圣关公》等多部电视连续剧,恢复并上演了《千里走单骑》、《古城会》等传统戏剧目,新编了《关公与貂蝉》、《关公斩子》等数出现代剧目,推出了关公锣鼓、关公歌曲等文艺节目。
5、关公故里青铜艺术文化
在关公故里丰富多彩的关公艺术品、工艺品中,最有影响力和特色的产品是关公青铜雕像,这已成为宣传山西的一张文化名片。
.
关于“关羽”的成语,你知道多少?
----------------
★超群绝伦--超出一般人,没有可以相比的。
《三国志·蜀书·关羽传》:“亮知羽护前,乃答之曰:‘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
★一字长蛇阵--排列成一长条的阵势。
元·无名氏《千里独行》楔子:“张飞云:‘哥哥,是个什么阵?’关羽云:‘兄弟,唤作一字长蛇阵。’”
★并驱争先--指竞争高下。
《三国志·蜀志·关羽传》:“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
★单刀赴会--原指蜀将关羽只带一口刀和少数随从赴东吴宴会。后泛指一个人冒险赴约。有赞扬赴会者的智略和胆识之意。
《三国志·吴书·鲁肃传》:“肃邀羽相见,各驻兵马百步上,但请将军单刀赴会。”
★过五关斩六将--比喻克服重重困难。这是《三国演义》中描写关羽的故事。
《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76回:“这如今万世之下,那一个不说道过五关斩六将、掀天揭地的好大丈夫?”
★刮骨去毒--刮去深入至骨的毒性,彻底医治。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三国志·蜀志·关羽传》:“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肩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
★言笑自若--谈笑如常,十分镇定。
《三国志·蜀志·关羽传》:“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灸引酒,言笑自若。”宋·欧阳修《泷冈阡表》:“其后修贬夷陵,太夫人言笑自若。”
旅游去哪,解州关公当“导游”
----------------
★关帝庙
解州关帝庙位于运城市解州镇。因是关羽故里,建筑面积近两万平方米,是我国现存始建最早、规模最大、档次最高、保存最完整的关帝庙宇,被誉为“武庙之冠”。
★常平家庙
关羽是解州常平村人,常平家庙创建年代大约在隋朝初期,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距解州关帝庙9公里。
★关帝祖茔
关帝祖茔,在中条山石磐沟内,以奇石、飞瀑、碧潭、幽谷构成一处壮观的山野景观。茔后背盐池,三面环山,集三方风水于一方,如祥鸟托珠,将关帝祖茔托起,真乃圣人必出之地。
★关羽祠
明代初年,荆州百姓为纪念关公,在卸甲山修建关羽祠。现经国家文物局和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复建的关羽祠,具有明清时期地方建筑风格,其文化内涵创造了全国多个“第一”,被誉为天下第一关羽祠。
★关公圣像
“关帝圣像”坐落于运城市关公故里常平村南,为目前世界最高最大的关帝圣像。圣像通高80米(铜体高61米,寓意关公61岁;底座19米,寓意关公19岁成家立业)。此外,湖北荆州关公义园也有一座关公圣像,净高48米,连同基座,共58米;总重量1200余吨,外贴4000多片纯青铜,手中大刀重136吨。
★关公义园
位于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学苑路。
如今,我们以国内关公文化为支点,发掘全球关公信仰,寻根溯源,追古思今,探究国人信仰的轨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极高的思想性、艺术性以及深远的历史与现实意义。关公的“忠义仁勇礼智信”,已成为彰显新时期的社会风尚。关公文化精神财富不仅属中国独有,它是属于世界,属于全人类的。
来源:山西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