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邑历史沿革考(中)
来源:运城长安网 | 责任编辑:张晓婷 | 发布时间: 2019-07-19 09:26
▲魏豹 (资料图)
六、魏豹活动于安邑
秦始皇统一天下,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安邑为河东郡治所在地。
秦朝末年,陈胜吴广起义,六国原来的贵族也纷纷起来反秦。魏国公子魏豹有万夫不当之勇。他自称魏王,也加入了反秦洪流。刘邦曾拜他为元帅,领五路诸侯兵马,与项羽大战于荥阳。后魏豹脱离刘邦自立,先据平阳,后据安邑与天下豪杰争锋。
刘邦派韩信击魏豹。魏豹凭借安邑古城城高水阔抗拒汉军。韩信明令部分将士用木桶将护城河之水担着往盐池倒,以去护城之水。魏豹笑着对将士说:“汉军担一年也担不完,大家勿忧。”但韩信却暗中派人在安邑城南开挖壕沟通往汤里滩。挖成之后,一夜之间,护城之水被全部放走。拂晓,韩信命令汉军立刻攻城。魏豹全然没有提防,城破被杀,葬于安邑城北十里的下王村。
魏豹有一美姬姓薄,天姿国色,是安邑城南薄家坡(今张家坡)姑娘。魏豹被杀后,薄姬进入刘邦后宫,成了他的妃子。她为刘邦生下一子刘恒。刘恒后被封为代王。吕后去世,吕产、吕禄被杀,刘恒被立为帝,即汉文帝。刘恒生母薄姬便被尊为皇太后。现安邑城南的八一水库在张家坡村东,是当年薄姬小时玩耍过的地方。
七、“建安”年号改元于安邑
两汉时期,安邑一直是河东郡治所在地。
汉永始四年,汉成帝刘骜驾临安邑视察盐池。东汉建武元年,前将军邓禹围安邑,破城。东汉元和三年,汉章帝刘炟驾临安邑,巡视盐池。
汉朝之前,人们把文字写到竹简上或帛上来记载历史。但帛昂贵,竹简太笨重,都不理想。汉朝中期,蔡伦造纸成功,对传承文明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蔡伦功著,名载史册,他死后葬在安邑城北30余里的王范村西,现碑楼尚存,墓还在。
相传,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汉献帝受他人挟持,很不自在。他在大臣杨奉、董承的陪同下,摆脱了董卓部将李榷的控制,逃过黄河到了山西,乘牛车向河东安邑进发。行进间,来到一个村庄,汉献帝觉得腹中饥饿,便在这里稍作停留,饮水进餐。汉献帝到河东安邑后,心神才算安定下来。安者,安全也,邑者,城市也。安邑即安全的城市。汉献帝觉得这个名称很吉祥,便在安邑驻了下来。第二年,汉献帝在安邑城把年号改为建安。是年春夏之交,蝗灾大起,汉献帝又在安邑城郊祭祀天地,大赦天下。
八、晋代安邑历史
三国末期,安邑城北王范人卫瓘在曹魏政权中任职。当时,他看到司马氏集团日渐强盛,取代曹氏集团已成定局,于是便转向司马集团。司马炎统一中国后,建立了西晋王朝,卫瓘升为晋王朝的司空后又升为太保,位列三公(宰相)。死后,卫瓘和其子卫恒都葬于王范村南坡之上。卫恒是当时极负盛名的书法家,著有《四体书势》,对后人的书法影响久远,在我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卫铄,即卫夫人,是晋朝一位书法大师,在中国书法史上影响极大。
西晋时期,有著名的“竹林七贤”,他们经常在一起饮酒赋诗。这七人中有一人名叫刘伶,他是安邑城北五十里刘村人,死后埋在该村之北即今刘村庄之西北。其坟冢尚存,旁边有原运城县政府立的文物保护碑。刘村经自然灾害后,现已不存。
九、北魏时的安邑历史
北魏太武帝神䴥元年,安邑大水,安邑古城被淹,河东郡治由安邑迁往蒲坂,安邑百姓由内城东移距原安邑郡城东一里的龙池东岸,即现在的安邑城(也是原安邑外城的一部分)地址建县。这是安邑建县的开始。
神䴥初分安邑东地为夏县,其西部仍为安邑。
安邑周边产盐,财力大增,遂建造兴国寺,其塔高260尺,直径31尺,是中国现存最高大的舍利塔之一。
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一年,置安邑郡。
北魏正始二年,都水校尉元清为保护盐池不受水浸,率民修筑河堤,并改运粮河为永丰渠。
十、隋唐时期的安邑历史
隋文帝开皇十六年改安邑郡为虞州,炀帝大业初,罢州为县,复隶河东郡。
大业元年至十三年,由于永丰渠道淤塞,都水监姚暹率民疏通渠道,并改渠道绕行安邑城北。将永丰渠改为姚暹渠。
恭帝义宁元年,复置安邑郡,领安邑、虞乡、夏县三县。
相传,隋代,安邑西北十里的村子出了一位窦姓美女,后被隋炀帝的表兄李渊娶为妻。这位窦夫人后为李渊生了四个儿子,即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和李元霸。
隋朝末年,天下豪杰群起争锋。太原留守使李渊派他的儿子们轮流到河东训练军队。儿子们回来向他汇报时,他得知是在安邑兴国寺练兵时,心里暗喜“兴国”二字,更坚定了他夺取天下的雄心。后来,李渊先于其他割据势力夺取隋政权,和他的军队在河东不无关系。
唐武德元年,安邑废郡改为虞州。
贞观元年,安邑废州改为省。贞观十二年,唐太宗驾临安邑视察盐池。
贞观十七年,安邑又废省改州。唐玄宗登基后,为了安抚民心,进一步消除武姓势力的影响,便于开元八年,在河东龙池(今安邑水库)中修建了一座大型行宫,名曰“龙池宫”,上绘李渊及窦氏家族协助李家弟兄练兵,并进军关中的丰功伟绩。可惜历史变迁,龙池宫现已荡然无存,仅史书上和《安邑县志》上记载而已。
唐至德二年,郭子仪渡河击破崔乾佑,崔乾佑败走安邑。郭子仪曾驻军安邑一个小村庄,故此村后改名为郭店。
唐肃宗至德二年,更安邑名为虞邑。唐代宗大历四年复名安邑,隶河中府。
唐乾元元年,安邑废州改县,并隶属陕州。(景 锐)
小启
本文作者景锐先生长期致力于安邑文化的研究工作,他以一个安邑人的视角,结合《安邑县志》,对安邑历史沿革、文化传承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原安邑高中校长乔兆坤先生在安邑文化研究方面成果颇丰。
众所周知,专家考证,禹都安邑为夏县禹王城,景乔两位学者的观点与此有所不同,但他们对安邑本地的传说故事、文化风物了解较多,且能自圆其说,成一家之言。编者认为,其文章对专家论证有补遗之效。
本栏目开栏后,受到了广大读者的热情关注,大家均站在自己的角度,对安邑历史文化进行梳理、记录,有些观点不尽相同,亦属一家之言、有此一说,在此向大家表示感谢,欢迎大家继续赐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