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政法文苑 > 表里河东 >

闻喜人赵理海:国际海洋法庭第一位中国籍法官

来源:运城晚报 | 责任编辑:张晓婷 | 发布时间: 2020-03-24 09:32

  □夏明亮

  


  ▲赵理海先生1996年10月在德国汉堡国际海洋法法庭就职仪式上宣誓就职 (资料图)


  1996年10月18日,德国北部海港城市汉堡,全球的目光聚焦在这座风光旖旎的“水上城市”。在时任联合国秘书长布特罗斯·加利的亲自主持下,世界上第一个国际海洋法庭的首批21位法官的宣誓就职典礼在金碧辉煌、富丽华美的市政大厅隆重举行。

  这21位法官是由《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98个缔约国经过8轮无记名投票,一路过关斩将“从享有公平和正直的最高声誉、在海洋法领域内有公认资格的人士中”脱颖而出的。

  继法庭庭长、副庭长宣誓就职之后,大厅前台的法官席中间,站出一位来自中国的年长法官。他虽然已是两鬓染霜,但精神矍铄,身着一袭海蓝色的法官礼服,更显得神清气朗,气宇轩昂。只见他健步登上讲台,炯炯有神的目光环视着全场,用流利的英语郑重宣誓:“我庄严宣告:我将光荣、忠实、公平、自觉地履行我作为一名法官的职责,并行使我的权力。”铿锵有力的声音响彻大厅,久久回荡在美丽的易北河畔。

  他,就是我国著名的国际法学家、北京大学教授赵理海。这一年,他已年逾八旬。

  学海无涯勤作舟

  赵理海于1916年7月3日出生在晋南平原的闻喜县下官张村。赵家在当地是一个大家族,除经营土地外还兼营商业,积累了丰厚的家产。大家族中重视读书的气氛使少年赵理海深受熏染。他自幼聪慧,领悟力强,又极爱读书,家人戏称其为“小书虫”。16岁时他考入北平著名的教会学校汇文中学,仍是用心读书,各门功课名列前茅。1935年考入燕京大学,四年后获文学学士学位。1940年,他远渡重洋,进入美国著名的芝加哥大学,攻读国际法硕士学位。

  当时,芝加哥大学有位赖特教授,是一位著名的国际法学家。他学识渊博,对学生要求也十分严格。每周写一篇有关国际法方面的“假想案例”,是他给学生布置的雷打不动的固定作业。许多外国留学生因忍受不了这一要求而选择离开。初到美国的赵理海为完成“假想案例”,不仅要从英文法学原著中寻找素材和理论依据,还要用打字机打印成英文。为了按时交稿,赵理海几乎每天都是夜以继日地读书、打字,连他的邻居也时时赞叹:“中国学生真是太勤奋了!”

  辛勤的付出不仅赢得了外国同行的钦佩和尊重,也使赵理海在学业上突飞猛进。他仅仅用一年多一点的时间就完成了常人需要两三年才能完成的学业,提前获得国际法硕士学位。1941年9月,他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哈佛大学法学院。哈佛法学院那座囊括了世界各国古往今来几乎所有法学典籍的图书馆,强烈地吸引着年轻的法学学者赵理海。为了方便阅读,他索性从旅店直接搬进了这座图书馆内一个简陋的小房间里,伴着一桌一椅,苦读了四个春秋。四年间究竟读了多少书,连他自己也难以说清。仅是那部长达400页的博士论文《中美条约与国际法》的引注,就来自300余部法学著作中,其立论之宏富,分析之严谨,引文之丰富,令哈佛教授们啧啧称叹。当年在那间斗室里,他还完成了一部题为《论国际公法》的专著。这部著作1947年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成为全国各大院校法学院系的通用教材。

  回国后,赵理海曾先后在国立武汉大学、中央大学、南京大学任教,1957年进入北京大学,在燕园任教近四十年。

  1973年12月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在美国纽约召开之后,赵理海敏锐地意识到海洋法在国际法领域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各国之间海洋权益的争夺将成为国际斗争的一个重要阵地。他以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超前眼光,确立了自己今后的学术研究重点——海洋法。1975年他以“发展中国家对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的巨大贡献”为研究课题上报上级部门,未能得到批准。他认准了这一研究课题的特有价值,即使上级不批准也要干下去。于是,他夜以继日,甚至连星期天、节假日也利用了起来,终于完成了专著《海洋法的新发展》,1984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古稀之年的赵理海进入了他学术生涯的巅峰时期。从1986年开始,十年间他先后撰写出版了《国际法基本理论》《当代国际法问题》《海洋法的理论与实践》(主编)等多部专著,发表了数十篇专题论文,为我国的对外斗争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武器,对提高我国的国际法海洋法学术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

  海洋法学“赵家军”

  赵理海在三尺讲台上耕耘了半个多世纪,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国际法特别是海洋法领域的栋梁之材。

  从20世纪60年代起,赵理海就开始招收研究生。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他开始给国际法研究生讲授“国际法基本理论”“海洋法”“航空与外层空间法”“联合国法”等四门专题课。这些专题都是国际法领域的尖端学科,不仅内容庞杂而且难度很大,没有现成教材可供参照,只能亲自动手编写全部讲义。尽管教材是自己亲手编写,但每次上课他仍要精心备课。他“每上三小时课,照例要花三天功夫备课,以熟习、修改或补充教材。”

  作为一名严谨的学者,赵理海对学生们要求十分严格。第一次上课,他有一个习惯,就是发给学生每人一本他自己整理的书目,上面罗列着几十种世界各国的主要国际法期刊和上百种国际法各领域的主要著作,大部分是英文或法文原版。

  数十年来,赵理海培养的学生不仅质量高,而且遍及与我国利益相关的法律领域。其中一些学生已成为国际法功底厚实、外文娴熟、精通海洋法的专家学者,成为我国海洋法学研究与实践的中坚力量,被同行称为“海洋法学中的赵家军”。

  天降大任于斯人

  早年在美国哈佛大学留学时,给赵理海授课的国际法教授哈德逊曾担任国际法院的常设法官。能在国际大舞台上“指点江山”,处理国际争端,维护国际公平和正义,使青年学子赵理海钦仰不已。

  20世纪80年代后,赵理海成为我国海洋法的领军人物,他先后被推举为中国海洋法学会副会长、顾问,中国海洋国际问题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理事、顾问,中国国际法学会理事、顾问以及希腊国际公法学会国际理事会理事等学术职务,并应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法制局之约,参加了《外国人出入境管理条例》《驻华外交人员特权与豁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与毗连区法》等十几个法律草案的讨论,对我国外事立法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1988年,他当选为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随后担任了全国政协法制委员会委员、民盟中央法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理事等职务,走上了参政议政的前沿。

  1995年5月,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联合国决定成立国际海洋法法庭,负责审理按照该公约向其提交的一切争端。中国得到一个法官候选人名额。

  只有一个名额,可见竞争的激烈程度。外交部门的一些司长、大使、法律顾问以及中国驻联合国的一些高级官员,都纷纷活动起来,争取法官候选人的提名。赵理海缺乏这方面的活动经验,他落选了。后来,经过国家领导人的反复调查研究,反复权衡比较,认定赵理海才是最合适的人选,决定撤回对原候选人的提名。时任外交部副部长李肇星亲赴北京大学,宣布这一决定时说:“外交部提名赵理海教授为国际海洋法庭的法官候选人,他为你们北大争了光啊!”

  1996年8月1日,赵理海来到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参加国际海洋法法庭法官的竞选。由于国际海洋法法庭在未来解决国际海洋法争端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98个《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缔约国对这次法官的选举都十分重视,因此在33位候选人中竞选21位法官席位就成了一场异常激烈的角逐。整个联合国总部都笼罩在一片严肃紧张的气氛之中。选举从上午开始,一直进行到深夜,经过8轮无记名投票,赵理海最终当选为国际海洋法法庭的大法官。他也由此成为第一位中国籍国际海洋法法庭大法官。

  在4年的大法官生涯中,赵理海以80多岁的高龄,抱着“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情怀,鞠躬尽瘁,亲力亲为,四年间往返北京与汉堡之间达16次之多。法庭每次开会,他都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他主持公道,仗义执言,先后作了120多次发言,在国际间海域划界、海洋资源管理、海洋争端的解决等问题上,提出了有理有据、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维护了我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海洋权益。他的工作博得法庭同行的普遍赞誉,受到我国外交部的多次表扬。

  2000年10月10日,赵理海因病在北京辞世,享年8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