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城县西王村遗址:仰韶文化的独特遗存
来源:运城晚报 | 责任编辑:王英 | 发布时间: 2020-10-10 10:17
芮城县西王村遗址是一处著名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也是仰韶文化的特殊类型“西王村类型”文化遗存。
□胡春良
古人活动的重要地域
▲“西王村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碑
西王村遗址,位于芮城县风陵渡镇西王村西南侧黄河北岸一级台地上。黄河北来,至风陵渡口转折向东,使台地形成一个东起晓里村,北至长旺村,全长约12公里的比较平坦的三角形地段。东西两端各宽约0.5公里,中部宽约4公里~5公里,高出河滩约50米~60米,其间有由雨水冲刷等原因形成的许多沟壑。西王村正处于这个三角形地段的中部。遗址东北紧接西王村,再北约5公里就是中条山麓;南临黄河,与潼关隔河相望。
1960年春,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在这里发现了仰韶文化的两种不同类型的陶片,为了了解并揭开这两种文化类型之间的关系及文化面貌,于1960年5月2日~7月13日进行了发掘,前后历时73天,共计开挖探沟6条,探方10个,发掘面积385平方米。遗址东西长约350米,南北约300米,总面积约10.5万平方米。发掘区分为南北两区。北区文化层堆积比较厚,厚度一般在3米左右。
遗址共分五层:第一层,也就是最上一层为农耕土,厚度在0.1米~0.15米之间;第二层为明清时代层,厚度约1米;第三层为龙山层,厚度约0.8米,分布于遗址北部区域;第四层为仰韶晚期层,厚约1米;第五层为仰韶早期层,厚约0.4米。
遗迹现象包括仰韶早期灰坑和瓮棺葬以及仰韶晚期、龙山时期的灰坑等。出土的器物包括陶刀、石铲、陶纺轮等工具类和陶盆、钵、碗、杯、釜、罐、小口瓶、器座、器盖等生活用具。另外,有猪、狗、兔等动物骨骼,龙山时代遗存有瓮、罐、尖底瓶等器物,为庙底沟二期文化遗存。
芮城县西王村是山西古人类活动的重要地域。西王村遗址属新石器时代庙底沟文化向龙山文化过渡的代表性遗存,丰富了对晋西南的汾水和涑水流域仰韶晚期遗存的认识,考古界将此处的仰韶晚期文化命名为“西王村类型”,成为代表中原地区仰韶文化晚期发展阶段的标志性遗存。2013年3月,西王村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生产技术的重要代表
▲《考古学报》1973年第一期刊载的西王村仰韶早期生产工具图
另外,西王村遗址1960年发掘有生产工具及猪、狗等动物骨骼,可能此处的古人类已能饲养、驯化动物。还发现彩绘的陶器,纹样多由植物花纹和网纹组成。曲腹碗、盆和双唇小口尖底瓶是这个遗址的代表性生活用具。有124件陶质环形装饰品,分圆形、六角形、九角形三类形状,陶环上刻有花纹、辫纹、乳丁纹,这说明古人类对美的追求和意识正在加强,也有了简单的几何形体的概念。
山西省西王村类型的仰韶文化主要分布在黄河北岸、涑水、汾水以及吕梁山一线,其中垣曲县古城镇东关遗址也是这一类型的代表。此期,地面木构建筑出现,房屋建造技术大大改进,房内面积增大,分间布局兴起。
生产工具中的石器绝大多数为磨制,钻孔技术普遍推广,骨器、角器、蚌器及陶质生产工具种类增多,制作用品精细,这些反映了生产能力和水平的提高。
丝绸起源的重要线索
▲夏县东下冯遗址出土的陶纺轮(夏代)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西王村遗址出土了一件特殊的文物:陶蚕蛹,长1.5厘米,宽高均为0.6厘米,蛹身上有横线纹五条。知名红山文化研究学者雷广臻教授撰文指出:“山西芮城西王村遗址出土的蛹形陶饰(或称陶蚕蛹)距今5000多年,相当于黄帝文化时期。”
这让人联想到著名的仰韶文化遗址——夏县西阴村遗址,1926年发现珍贵的文物“半个人工切割下来的蚕茧标本”,目前珍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已被确认为中国丝绸史上最重要的实物证据。其所属时代也是嫘祖生活时代,佐证着丝绸的起源。
而在夏县的另一处仰韶文化遗址师村遗址的考古发现中,出土了东庄类型(芮城县东庄遗址)的石雕蚕蛹,距今约6000年。证明当时黄河中游的先民们已经了解、喜爱并崇尚蚕桑。
与西王村遗址相距22公里的东庄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了陶纺线轮,说明纺织已经成为一种手工业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
另外,二里头文化“东下冯类型”的夏县著名的东下冯遗址,也出土了陶纺轮。
这五处古文化遗址出土的有关蚕桑的文物以及纺线轮文物,说明早在仰韶文化早期,先民们已经掌握了养蚕缫丝技术,同时掌握了纺线技术,使丝绸的生产成为可能,为中国的丝绸起源与传播等问题的研究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线索。我们可以自豪地说,运城地区的蚕桑丝绸文明已经有6000多年的历史。
包括西王村遗址在内的众多仰韶文化遗存,为运城“古中国”文化增添了不容置疑的历史事实,让我们在博大古文明的维度,更加热爱脚下的土地,更加热爱我们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