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梨树称“利树”
来源:运城长安网 | 责任编辑:张晓婷 | 发布时间: 2019-10-08 10:19
梨树,最初是被称作“利树”的。河北省赵县古称赵州,盛产雪花梨,种植历史悠久。当地有这样一个传说:很久以前,大安村一带很多老百姓都咳嗽不已,用了各种办法治疗都不见效,许多人相继去世。一天,一位老年妇女带来一棵树,指导人们把树栽上,告诉他们第二年秋分时节吃这棵树上结的果子就可以治好咳嗽。第二年,人们吃了这种果子,果然不咳嗽了。大家便纷纷从这棵树上剪枝插栽,每年秋分时节都食用这树上结出的果子,再也不受咳嗽的折磨。大家觉得这树对人有利,就叫它“利树”。后来,仓颉造字时,见它是果木,就在“利”字下加了一个“木”字,树便叫“梨树”,树上结的果子就叫“梨”。人们把那位送梨树的老妇尊为“梨花娘娘”,并在村口建庙祭祀至今。
梨之利,体现在它的实用性上。最早人们吃梨,注重的就是梨有良好的润肺降火效果。魏文帝曹丕曾诏曰:“真定御梨大如拳,甜如蜜,脆如菱;可以解烦、释涓。”人们特别注重在秋分时节来享用梨之利。到了唐代,还诞生了秋梨膏。当时,唐武宗李炎患口干舌燥、心热气促之类病症,吃了很多药没有效果。御医和满朝文武非常着急,遍访医方。访得一名道士,道士呈上一份以梨为主、配伍蜂蜜等物熬制的蜜膏,请皇上秋分时节服用。唐武宗遵医嘱服用后,病就好了。慢慢地,秋分时节吃梨,便成宫廷美味。再流传下来,民间也喜欢秋分食梨。
(《文摘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