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儿童的蒙学阶段
来源:运城长安网 | 责任编辑:张晓婷 | 发布时间: 2020-01-19 09:08
童子开蒙,一般5到6岁开始,到8岁结束。童子入小学后,每年一般有寒暑两个假期;每个月一般初一、十五两天可以休息;其余,除了一些重要节日放假外,皆需要读书。这一阶段的学习,主要有两个任务。
第一,识字习字。古人教识字,不像现在的学校教育,教学生一个字一个字地去识;而是直接教孩子读书、背书。老师坐在讲台上,便开始一句一顿,领着小孩高声朗读。清人福格在《听雨丛谈》中说:“皇子冲龄入学读书,与师傅共席向坐。师傅读一句,皇子照读一句,如此反复上口后,再读百遍,又与前四日生书共读百遍。凡在六日以前者,谓之熟书,约隔五日一复,周而复始,不有间断。”鉴于孩子年龄小,不能说长语,不能说一些曲折别舌头的话,所以选择的教材,多为朗朗上口的短句韵文,如《千字文》《百家姓》《神童诗》等。一般而言,书读熟了,背过了,大量的生字也就认识了,记牢了。习字,就是照着名家的帖子影写描红,开始时通常专门抽出一两个月的时间,全日练习,每天的影写量,常多达两三千字。
第二,学习《童蒙须知》《程董二先生学则》等。教育之首要目的,是教学生成人;次要目的,才是教学生成才。可做人是个大题目,如何做起呢?朱子认为不可大而化之,而是需要从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做起,他说:“夫童蒙之学,始于衣服冠履,次及言语步趋,次及洒扫涓洁,次及读书写文字;及有杂细事宜,皆所当知。今逐目条列,名曰童蒙须知。”《程董二先生学则》,更是将童子为学做人的规矩,细化为18条守则,如:“居处必恭”“步立必正”“视听必端”“言语必谨”“容貌必庄”“衣冠必整”“饮食必节”“出入必省”“读书必专一”“写字必楷敬”“几案必整齐”“堂室必洁净”等。后来这些守则,大多被清初的李毓秀先生融入到了《弟子规》中。
(《北方新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