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政法要闻 > 山西政法要闻 >

这一年!我省2020年政法工作回眸

来源:山西法制报 | 责任编辑:张晓婷 | 发布时间: 2021-01-28 16:35

  在迎难克艰中交出高分答卷

  ——我省2020年政法工作回眸

  打赢一场又一场硬仗,迎来一个又一个战果,这是我省政法机关在过去一年里的真实写照。回顾2020年,国内外形势严峻复杂、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省政法机关以时不我待的奋进姿态稳大局、促发展、赢民心,防范化解了一系列重大风险,推动全省政法工作迈上了新台阶。

  这一年,我省打击文物犯罪战果辉煌、领跑全国,破获文物犯罪案件1570起,追缴文物51322件,三年打出两个博物馆,2018年5月以来全省盗掘古墓葬案“零发生”;破获245起命案积案,位居全国第一;我省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国扫黑除恶先进省份。

  这一年,我省政法机关坚持三调联动,全省共排查矛盾纠纷127507件,化解119589件,化解率93.79%,有效预防化解重大矛盾风险。全省政法机关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快速精准推送盯办21.8万涉疫关联人员,联查联控1820万人,有力维护了疫情期间社会大局稳定。

  这一年,我省组织编制“十四五”社会治理规划,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和“全科网格”试点,推动实现省市县三级综治中心实体化和乡镇(街道)政法委员全覆盖。面对疫情冲击,我省推进“六清”行动,建立“1+6+N”制度体系,扫黑除恶总体战果始终保持在全国第一方阵。

  这一年,我省落实司法惩戒制度,对17名法官、4名检察官作出惩戒意见。我省在全国率先制定出台《山西省乡镇(街道)政法委员制度》,各地全部配齐配强乡镇(街道)政法委员1422名。

  过去的一年,我省已连续第8年被评为全国平安建设(综治工作)优秀省,群众安全感满意度逐年上升。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全省政法机关大事要事面前主动担当,急事难事面前攻坚克难,以非常之举应对非常之事的主动作为,更离不开全省各界奔发展、谋转变的迫切愿景。

  根本方向“不动摇”

  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全面加强

  全省政法机关组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学习研讨,始终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牢牢把握新时代政法工作的思想旗帜和行动指南。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以省委名义出台《实施细则》,制定了省委政法委员会工作规则、请示报告、政治轮训、执法监督“1+5”工作办法、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执行情况监督办法、政法机关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40条措施等配套制度,形成一整套贯彻落实的制度体系。

  党委政法委“协管”“协查”工作职责落实基本到位,党委政法委执法监督“五查(察)联动”体系构建完成,乡镇(街道)政法委员和省、市、县、乡、村综治中心实现全覆盖,我省连续8年被评为全国平安建设(综治工作)优秀省,群众安全感满意度逐年上升。

  推动成立省委平安建设领导小组、完善运行规章制度、压实工作责任,将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贯穿于各项工作,有力促进了全省政法工作提质晋档。2020年11月,《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贯彻落实情况督查组莅晋开展专项督查,中央政法委督查组听取工作汇报后表示,山西省贯彻落实《条例》“走在全国第一方阵,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守土尽责“守初心”

  确保政治和社会大局持续稳定

  严厉打击暴恐活动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黄赌毒、盗抢骗、食药环等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打击文物犯罪战果领跑全国;破获245起命案积案,位居全国第一;侦办新型网络犯罪成果获公安部充分肯定;禁毒工作不断巩固深化,社会大局持续安全稳定。

  构建打防管控立体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实现重点场所、社会面、大型活动智能化管控,全省共建设公共安全视频监控探头250万台,城市重点公共区域视频监控覆盖率实现100%,有效提升了基层社会治安防范水平。保持了个人极端、爆炸案事件“零发生”和民爆物品“零流失”。坚持三调联动,开创具有山西特色的诉调对接、集约服务、移动法院、诉服热线、解纷平台、信访处控“六个一”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突出抓好涉疫情、邻里家庭等重点领域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工作,全省共排查矛盾纠纷127507件,化解119589件,化解率93.79%,有效预防化解重大矛盾风险。

  冲锋在前“勇担当”

  发挥政法力量助力疫情防控

  全省政法机关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广大政法干警闻令而动,47.6万综治力量守门护院,从严从细抓好战疫情、保稳定各项工作。启动高等级勤务,严控环京检查站点,做好进京国际航班经停太原安保工作,快速精准推送盯办21.8万涉疫关联人员,联查联控1820万人。依法严厉打击哄抬物价、制假售假、妨碍公务等违法犯罪行为,加强社会面整体防控,筑牢监所疫情防线,开展保障复工复产专项活动,有力维护了疫情期间社会大局稳定,促进了经济社会秩序快速恢复。

  省高院、省检察院出台相关指导意见、部署开展保障复工复产“十个一”等专项活动,集中精力办理一批妨害复工复产案件,依法保护企业合法权益。省公安厅发挥公安“一网通办”作用,启动“一门通办”服务,开展“网上办、预约办、寄递送”,分区分级实施差异化交通管控,维护复工复产交通运输秩序。省司法厅统筹法律服务资源,优化对企业复工复产的律师公益法律服务,帮助企业解决法律问题。

  全域覆盖“无死角”

  “三零”单位创建势头强劲

  在全省强势掀起“三零”单位创建热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广度、深度,动员62.82万个主体投入创建工作,推动全省信访总量、生产安全亡人事故起数、刑事和治安案件分别同比下降26.4%、19.1%、5%和33.6%,有力夯实了治晋兴晋强晋的社会稳定基石。

  组织编制“十四五”社会治理规划,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和“全科网格”试点,推动实现省市县三级综治中心实体化和乡镇(街道)政法委员全覆盖,探索形成了具有山西特色的亮点经验。

  重拳出击“不手软”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硕果累累

  三年来,在省委坚强领导下,全省政法机关全警动员、全力以赴、持续攻坚,精准把握斗争态势,逐年明确“十个进一步”“十个不断强化”“三打三建”“再战再捷”“双线作战、三打四建”“实现完胜”等阶段性要求,始终保持惩治黑恶的高压态势。

  2020年以来,面对疫情冲击,全省政法机关及时按下“乘胜追击、决战决胜”的“快进键”,推进“六清”行动,建立“1+6+N”制度体系,总体战果始终保持在全国第一方阵。截至目前,共打掉涉黑涉恶团伙1720个,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资产427.85亿元,提起公诉1640件10443人,作出生效判决1480件9450人,立案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案件3883件。打击文物犯罪战果辉煌,三年打出两个博物馆,2018年5月以来全省盗掘古墓葬案“零发生”。与2017年相比,2020年全省刑事案件、治安案件、八类案件、现行命案数同比分别下降17.5%、35.6%、51.4%、32.6%,我省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国扫黑除恶先进省份。全省群众对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的满意度达到93.3%,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为党的十九大以来最得民心的大事之一。

  围绕中心“惠民生”

  法治服务保障力度显著增强

  全省政法机关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提出的“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的殷切嘱托,制定出台政法机关服务保障转型发展40条措施,开展“端正执法司法理念、改进执法司法作风”专项活动,审慎处理涉及企业和企业家的经济犯罪案件,协调解决涉政府产权纠纷、涉党政机关执行难等问题,进一步创优了法治化营商环境。

  省委政法委出台《关于全省政法系统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指导意见》,建立政法单位领导联系企业机制,省高院党组成员分别对接帮扶一个国有企业和一个民营企业,各级检察长深入177家企业问计问需,省公安厅班子成员联系10个重点企业、项目,在213个建设工程项目建立联络制度。深化“放管服效”和“最多跑一次”改革,省公安厅“一网通办”注册用户2257万人、企业107万家、累计办理业务9043.6万件,全省派出所“一门通办”累计办理446万笔。省司法厅为数千企业提供法律服务、解决法律问题5650个、总标的额50余亿元,进一步提升服务质效,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大便利。

  改革驱动“加速度”

  执法司法能力水平不断提升

  着力用改革破解难题,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不断深入,政法干警分类管理、单独序列、职业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

  落实司法惩戒制度,对17名法官、4名检察官作出惩戒意见。加强执法司法制约监督体系建设,制定出台《党委政法委执法监督“1+5”工作办法》,积极构建党委政法委对政法队伍全覆盖、无死角的监督网。建设政法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平台,深化“206”系统应用,实现对刑事诉讼活动全流程法律监督。健全完善党委领导法治建设体制机制,压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开展年终述法试点,推动依法治省工作进一步优化提升。

  政治建警“不松劲”

  政法队伍素质持续提升

  全省政法机关坚持政治引领、强化政治教育、筑牢忠诚之魂,压实从严管党治警责任、狠抓能力素质提升、坚决清除害群之马,努力打造党和人民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的政法铁军。

  在全国率先制定出台《山西省乡镇(街道)政法委员制度》,各地全部配齐配强乡镇(街道)政法委员1422名。推动健全完善工作保障制度,大同和长治全部县区、晋城、运城、吕梁等市部分县区落实了乡镇(街道)政法委员政法津贴,政法委员专职比例同比提高,有效提升了政法委员整体素质。主动对标政法队伍教育整顿试点要求,出台政法干警政治轮训指导意见,组织培训干警1万余人次。坚持从优待警,加强民警执法权益保障,落实战时表彰奖励机制,开展救助帮扶活动,政法队伍荣誉感、获得感、职业认同感进一步提升。

  记者郭海荣 魏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