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政法要闻 > 中央政法要闻 >

我省三大法治攻坚行动助力转型发展

来源:法制日报 | 责任编辑:张晓婷 | 发布时间: 2018-09-26 08:56

精准脱贫、环境治理、基本解决执行难……每一项都事关国计民生、百姓福祉,都事关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提升。在当前山西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充分发挥法治的引领和保障作用。

  山西省委政法委副书记、法治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永生说,在今年深化法治攻坚行动中,山西坚持问题导向,开展实施了法治保障脱贫攻坚、环境治理法治化、合力攻坚基本解决执行难三项法治攻坚专项活动,取得显著成效。

  护工法援助力精准脱贫

  吕梁山片区是全国14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占全省贫困人口的五分之一。为让老区人民尽快脱贫摘帽,按照中央精准扶贫方略,3年来,经过政府培训的万余名吕梁山护工分赴北京、天津、太原等省内外城市持证上岗。原本为贫困家庭妇女的从业护工,从无收入、低收入到年均收入三四万元,有的甚至月收入可达数万元。

  “吕梁山护工”品牌逐渐叫响全国。

  护工在外,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如何第一时间维权?今年2月21日,全国脱贫攻坚领域首个群体性法律援助中心——吕梁山护工法律援助中心在吕梁市离石区成立。

  吕梁市离石区鑫田大厦一层外墙,悬挂的吕梁山护工法律援助中心的牌子格外醒目。

  走进大厅,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窗口依次排列,墙上公示着申请法律服务的工作流程和法援律师简介。

  “护工来到中心不仅可以咨询、申请法律援助,还可以享受点援服务,选择援助律师。”吕梁山护工法律援助中心副主任党红艳说,由35名执业10年以上律师组成“吕梁山护工法律援助律师库”,通过建立微信群与外出护工们保持常态联系,对在务工过程中发生的各类人身、财产、劳动争议纠纷提供法律咨询、案件代理、风险防范等无偿法律援助。

  对护工异地申请法律援助与当地法律援助机构进行协调配合的同时,吕梁山护工法律援助中心还携手在全国26个省会城市设有分所的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建立辐射全国的、专门为护工提供法律援助的服务网络。护工们在这26个城市可以第一时间得到该所律师的法律援助。

  据了解,山西省委法治建设领导小组还在全省开展“法治保障脱贫攻坚”专项行动,健全贫困地区公共法律服务,推动实现贫困村、贫困户法律援助“零门槛、零成本、全覆盖”。

  重大行政处罚集体审议

  环境污染同案不同罚?重大案件处罚决策不透明?如今,在晋城,这些已经成为历史。

  为进一步规范权力运行,晋城市环保局建立了行政处罚案件集体审议制度,成立了环境处罚案件审理委员会,对行政处罚案件进行集体审议。

  “重大案件集体审议委员会由局领导、各科室科长组成,对于拟处以罚款数额在30万元以上等七种情形的案件进行集体审议。”晋城市环保局政策法规科科长崔超说,主要审议调查取证是否符合法定程序、处罚种类和幅度是否适当等七项内容。

  晋城市环保局还制定了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裁量标准,进一步细化明确了对超标排放物、不正常使用污染防治设施等违法行为行政罚款金额自由裁量权的使用。截至7月,晋城市已对301起环境违法案件进行了行政处罚,累计处罚金额3500多万元。

  为提升全省环境治理法治化水平,山西省委法治建设领导小组在全省开展了“环境治理法治化”专项攻坚行动,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决防止弹性执法、选择性执法,解决“同事不同罚”等执法不规范问题。

  执行裁决与实施相分离

  “我们经常夜间集中行动、主动出击,而且战果不错,给‘老赖’发出了强烈信号。”大同市阳高县人民法院执行法官谈起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很有信心。

  今年是基本解决执行难的攻坚之年、决胜之年。2月17日,大同市召开“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推进会,全市137家党政机关240多人参会,省委常委、大同市委书记张吉福出席并讲话。如此规模,如此力度,在全省实属罕见。

  为规范执行工作,大同全市法院全面推行实施关键节点前置审查,防止执行瑕疵行为“出门”。同时,利用执行案件流程信息管理系统对执行案件37个节点进行全流程监控、动态监控和可视化监督管理,做到全程留痕、全程公开、全程监督,杜绝了“抽屉案”、体外循环案等暗箱操作,有效解决了消极执行、拖延执行、选择执行等执行失范问题。

  “在执行工作中,我们推行了执行裁决权与执行实施权相分离的举措,由综合审判团队专门审查执行异议类案件,以审判权的运行方式实现对执行权的监督制约。”大同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执行局局长韩毅说,通过审理案件对执行案件当事人进行权利救济,这种做法在全省法院也是第一家。

  为支持人民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山西省委法治建设领导小组将解决执行难作为法治建设专项攻坚项目,要求各级人民法院把执行工作规范化建设,作为治理执行难的基础性工作抓紧抓好,提高执行规范化水平,建立健全执行规范化制度体系,实现执行流程信息公开化。

  法学研究彰显智库作用

  在深入推进法治建设、促进转型发展过程中,山西还特别注重发挥法学会的智库作用。

  今年3月1日起,《忻州市五台山风景名胜区条例》正式施行。条例的施行对加强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管理,有效保护和利用风景名胜资源与世界文化景观遗产,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里程碑式意义。

  “条例出台前期,法学会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省法学会确定的法学研究课题《五台山地区管理和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其阶段性成果便是《忻州市五台山风景名胜区条例》的草案及其说明。”山西省法学会党组成员、专职副会长马俊说。

  在推进法治山西建设过程中,山西省法学会还受托开展了省司法体制改革第三方评估工作。第三方评估专家组耗时两个月对省、市、县28家法院、检察院进行实地调研,并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在全国首家完成司法体制改革第三方评估报告并公开出版。

  山西省委法治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周涛说,今后将突出重点强化保障,做好宪法宣传和实施、加强地方立法、推进依法行政、促进公正司法、推进全民守法等工作,并继续实施法治攻坚项目、开展法治创建活动、推进法治惠民行动。

记者 马超 王志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