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政法要闻 > 中央政法要闻 >

我省全力打造市域社会治理的“山西样本”

来源:山西日报 | 责任编辑:张晓婷 | 发布时间: 2020-01-03 16:22

  长治市在156个社区、600余个小区、3813个综治中心、12000余个网格、1548个登记在册的社会组织中,全部建有党组织或党的力量,实现了党的领导与市域社会治理的无缝对接。

  太原市建立“社区居民议事厅”591个,实行“网格议事、会议定事、联动办事、居民评事”的社区协商工作机制,解决居民日常问题9100余件,满意度达85%以上。

  运城市吸纳10000余名新乡贤加入网格化管理队伍,评选挂牌“星级文明户”87461户,人人讲文明、户户争“五星”成为风尚。

  ……

  我省把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作为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积极探索实践,打造富有山西特色的党建引领、“三治融合”、多元参与的市域社会治理新格局,构建富有活力、富有效率的新型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有力提升了社会治理整体水平。

  我省始终把党组织建设作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根本和保障,发挥党组织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中的统筹总揽全局、协调调度各方作用,切实把党的领导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成效。

  省级层面制定出台一系列规范基层党组织建设标准的指导性文件,高位部署推动党组织拓展到每个政法综治单位、党建网络延伸到每个群团组织(非公经济组织)。截至11月初,全省建立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四级党建网络和服务体系,在网格共建有党小组11813个,把党的领导体系牢牢扎根在基层治理最末端。建立健全“基层党建+”工作模式,推动街道(社区)实行大工委、大党委制,构建以街道(社区)党组织为核心、驻地单位党组织共同参与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我省深入学习新时代“枫桥经验”,各地结合实际,大胆探索实践,推动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打造符合时代特征、市域特点的社会治理模式。

  制定《关于深入推进平安乡村建设的指导意见》,加强以“四议两公开”为主要形式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积极推动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积极开展法治攻坚、法治惠民、法治创建、乡村法治建设等专项活动,引导社会成员在法治轨道上主张权利、解决纠纷。各地通过深度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发挥乡规民约的权威作用、生活礼俗的教育作用、家风家训的影响作用,构建彰显时代精神、体现山西特色的市域德治体系。

  我省加强制度建设,合理界定政府、市场、社会的治理边界,积极探索完善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组织形式和制度保障,构建市场主体、社会组织、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网状治理格局,共同画好市域治理“同心圆”。

  省市层面相继出台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的指导意见,充分发挥政府保障职能,做好资金保障,确保人民调解以案定补、网格长补助等专项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增强各级综治中心的科技含量,综治视联网建设实现省市县三级全覆盖。各地依托综治中心,成立社会力量培训基地、社会组织孵化指导中心和“网格员之家”,进行常态化培训。积极探索“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资助+基地孵化+志愿服务”模式,最大限度地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市域社会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