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济市把心理服务融入创新社会治理工程
来源:运城长安网 | 责任编辑:张晓婷 | 发布时间: 2018-04-19 19:51
打开心灵之锁 助力平安建设
永济市把心理服务融入创新社会治理工程
运城长安网讯(记者 古红军 姚凌雁)风从条山来,春动蒲坂城。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社会心理服务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进行部署。新的历史起点上,永济市在平安建设工作中把握时代要求,坚持“先变创”,率先把心理服务建设纳入社会治理体系,依托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在市、镇村、行业、社会建立健全基层心理服务体系,通过全民参与心理宣传、心理教育、心理疏导、心理服务,达到治理共治共享,推动形成心理健康、崇德向善的社会氛围,用心理学技术加精细化治理,针对容易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和心理援助服务,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矛盾。
调情志 服务群众润民心
为主动应对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对政法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将十九大精神落到实处,作为全国、省、市先进平安建设排头兵的永济,被省委政法委、运城市委政法委确定为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试点县市。其实早在2013年,心理服务就在这座小城播下种子,如今已生根发芽。
永济市司法局心理服务站里,心理咨询师正在给女性服刑人员做团体辅导,56名服刑人员根据要求在白纸上写下生命中最重要的五样东西,然后再依次划去,只留一样。游戏让服刑人员在舍弃、悲伤、痛苦中完成一次次抉择,庆幸的是没有一个人把“金钱”保留到最后一项。通过“人生五样”辅导,使服刑人员认识到自己生命中最珍贵的东西,珍惜自己的家人和当前的社会矫正机会,达到阳光照心灵、心结自打开的良好效果。
永济市司法局心理服务站目前开设有心理咨询、心理测评、心理绘画、音乐放松、心理沙盘、心理宣泄等业务,运用心理学理论、技术和方法,一方面为社区服刑人员提供心理服务,一方面为矛盾纠纷调解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做好心理疏导和调解工作。
润物细无声,心理服务让社区群众的生活状态有了明显改观。近年来,御苑社区将心理服务纳入多元化解工作中,通过网络长入户对居民进行心理测评,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对可能存在的心理安全隐患、潜在的心理风险个人、家庭、团体,分类建立工作台账,经过全面筛查、分类归档、分析研判,然后对症施策。通过开展道德讲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活动,不断净化群众的心灵,通过绘画、书法、文艺演出、体育比赛等文体活动,不断调节群众的心情,开展健康知识培训教育,不断对群众进行心理疏导。
御苑社区通过以上心理服务的系列探索和实践,变被动为主动,把事后变事前,把管控变预防,做到社区群众心情顺畅了、心灵净化了、心结打开了、心理健康了,社区和谐了。
做疏导 融入校园早预防
万事开头难。早在2007年,永济职业中专学校就将心理服务纳入了教学中,通过心理测量、沙盘游戏、绘画涂鸦及团体活动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
走进职中的心理咨询室、音乐放松室、心理测量室、团体辅导室、宣泄室,窗外是朗朗的读书声,窗内静谧而温馨,那里既是心灵的栖息地,也是情绪的宣泄所。心理咨询老师在这个方寸之地让一个个孩子顺利度过叛逆期,健康成长。
心理课上,辅导老师通过系列游戏,让学生感受来自同学之间的友爱,增进了彼此的信任,有效地改善了人际关系,缓解了学习生活中的焦虑和孤独。同时将心理辅导融入校园,融入课堂,融入到一系列教学活动中,细化到升旗、敬礼、楼道文化等。
坚持五个做起,爱我校园,从爱护环境做起;日行一善,从文明做起;感恩人生,从孝敬做起;为人处事,从理解做起;人生出彩,从诚信做起。通过各项活动弘扬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自尊、自信、自爱的优良品质。
目前,该市所有中小学均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课程计划,上千人的学校都设立了心理辅导室。全市学校配备了51名专兼职心理教师,对4万余名师生进行评估和排查,让学生不出校园即可接受心理疏导。
巧介入 润心释压矛盾消
永济市连续5年被评为“市级平安县市”“省级平安县市”,去年更是被命名为“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市”。永济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千里说:“永济的蝶变,可不是一朝一夕得来的,不图安稳,不走老路,敢闯敢试,埋头苦干,是推动永济发展的最大精神动力。”
说平安,话稳定,细水长流,润物无声,永济政法系统下了一番“心功夫”。该市信访接待大厅自2013年投入运行后,基本实现了信访事项“一站式接访、一条龙服务、一揽子解决”工作目标,极大地方便了来访群众,提高了接访、办访效率。面对当事人因心理失衡引发的极端访、群体访时有发生的严峻形势,该市将心理服务工作贯穿信访矛盾化解全过程,依托大厅于去年下半年建成了标准化的心理服务中心,下设润心室、释压室。
工作人员在服务窗口接访时,通过观察、沟通、登记等流程,读取群众的“情绪包”,进行初步心理健康状况分辨。对于性格急躁语言表达不清、情绪激动等一些情况,工作人员便会引导信访人进入润心室或宣泄室开展心理疏导,这一方式被称为“心理服务后置”,即先接待后心理服务介入。待其情绪稳定后,再进行接待,达到接访的最佳效果,这一方式被称为“心理服务前置”。大多数上访人员经过心理疏导,都能合理解决反映问题。对于部分钻牛角尖的当事人,工作人员会因人施策、因案施策,及时引导开展一对一心理服务,采取“心理服务-调解-再心理服务”或“调解-心理服务-再调解”等方式化解信访矛盾。
早干预 特殊关爱暖心窝
针对个体心理行为问题引发的社会问题日益突显,个人极端情绪引发的恶性案(事)件时有发生。永济市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服务、心理热线服务、心理评估、心理治疗、精神治疗等衔接递进、密切合作的心理危机干预一整套服务体系,折射出当地党委政府对特殊群体的关爱。
在康宁医院,用种植、书法、剪纸、声乐、十字绣等一技之长做行为引导进而康复出院的有120人。除了兴趣爱好,习惯养成,康宁医院还有一大亮点——农疗基地。农疗基地里,有患者的“认养田”,医护人员带领他们在自己的“认养田”里种瓜种菜,在劳动中修复精神,培养回归社会的生活技能,增强患者的成就感、获得感。
生命的脆弱也许只在一时间,但精神重塑的希望永远让人期许。目前,永济市特殊关爱的精神障碍患者已全部有了自己的家庭医生,通过市“精防办”实现综治心理服务中心和医院双向对接,让患者在医院接受“一站式救助”。对于建档立卡的农村“五保户”、城市“三无”人员和低保户,医院以“先诊疗,后付费”医疗服务模式,由民政局统一实施医疗救助服务,肇事肇祸患者由医保中心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基金予以解决,有效预防和减少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行为。
该市在社会治理工作中运用先进的理念、科学的态度、专业的方法、精细的标准,把心理服务工作融入德治、法治、自治等渠道。在这一治理理念下,在美丽永济的动人画卷中,一个个心理服务机构建了起来,一支支专业、规范、具有使命感和服务意识的心理咨询团队壮大起来,成为一道道践行创新社会治理理念的亮丽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