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平安建设 >

“贤”来新风拂“后土”

来源:运城日报 | 责任编辑:王俊晰 | 发布时间: 2019-01-07 11:55

——万荣县发挥乡贤作用助推乡村振兴的实践  


  步入新时代,乡贤被赋予新的内涵,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资源。

  近年来,万荣县大力建设新乡贤文化,吸引在外乡贤归乡创业,培养本土新乡贤,择优选拔青年乡贤、巾帼乡贤等,并积极引导他们在产业振兴、组织振兴、文化振兴等方面发挥作用,使新乡贤群体成为该县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建会架桥,发展产业富乡亲


  2018年11月底,茂发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在万荣县荣河镇正式开业了,上百名群众在家门口挣上了工资。这家公司的创始人是荣河镇刘村在外乡贤薛强胜。此前,薛强胜多方筹集了3600万元,毅然决定回乡帮助乡亲卖大米。他在村里建了一座大米加工厂,用于大米深加工。如今,厂里已有近百余名长期职工,全部是周边村民,2018年带动群众人均增收近万元。

  乡村人才短缺、信息闭塞、资源匮乏成为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三道坎。万荣县把“凤还巢”与新乡贤人才的回归相结合,通过“建组织”“架桥梁”两种模式开展新乡贤工作。“建组织”即成立新乡贤公益互助会。为确保将有德之人吸纳进来,各村明确了新乡贤标准,并将新乡贤人员进行细分类,有出资金的,有出技术的,有热心公益事业或村集体事情的,还有调解民事纠纷的、能带动村民致富的、能给村民提供销售信息的等等。“架桥梁”即以发放倡议书、举办座谈会等方式吸引在外乡贤返乡创业兴业;开展村干部外联走访,对在外出务工创业人员较集中的22个省会以上城市建立了万荣人自我服务、沟通亲情的互助组织和党组织69个,发现和聚集在外乡贤,架起乡贤回归的桥梁。

  2018年,万荣县共注册新乡贤公益互助会12家,吸引在外乡贤回乡创业600余人,建成规模以上企业11个,推动香菇大棚、古建、生态文化、农产品电商平台等领域产业蓬勃发展。


  纵横协作,公益互助惠乡民


  南张乡的薛秀娟2008年到北京进入月嫂行业闯荡。她多年的愿望就是带动乡亲们一起增收致富。2018年10月,薛秀娟的愿望实现了。北京齐家万荣月嫂公司挂牌成立。作为公司的培训主管,她回到万荣挑选了100多名家政人员,进行了专业的技能培训后,纷纷安排了工作岗位。

  万荣县在外经商务工人员有8.17万人,占到总人数的18%。如何把这些在外乡贤的作用发挥出来,让他们成为拉动就业、带动创业的重要力量?该县探索建立了一套“纵横协作”的新模式。

  纵向协作,即以县乡村三级新乡贤公益互助社为骨架,设立理事会,从本土乡贤、离土乡贤、外来乡贤中进行筛选,将有威望的乡贤选为理事长,重点从扶贫济困、产业发展、创新创业等方面带动发展。横向协作,即形成支部引导、乡贤带动、全民参与的工作格局,使新乡贤公益互助会从人才交流、资金互助、生产应急、信息互通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2018年,万荣县的新乡贤或修路建校,或兴办产业,或助学敬老,累计出资5000万余元;在外28个万荣企业和万荣人在外组织通过劳务协作、乡情帮带,吸引1400多名劳动力外出就业。


  注入新血液,带动班子强党建


  党支部不仅是农村基层组织的“桥头堡”,更是乡村振兴的“领头雁”。

  西村乡永利村的王靖博在临汾开了几家饭店。由于人气高、能力出众,王靖博竞选上了村干部,成为永利村的当家人。村里人谁也没想到,短短三年时间,这个寡言的汉子便将曾经贫穷落后的永利村旧貌换新颜,来了个大翻身!贫困村成了全县首屈一指的“文化名村”。

  在万荣,像王靖博一样,从商人转型到基层干部,从商场转战到农村发展主战场上的人不在少数,他们在外创业成功,有头脑、有胆识,回乡进村委班子后,他们眼界开阔、敢想敢干,使“两委”班子更为凝聚,战斗力更为强大。

  2018年,万荣县吸引86名在外乡贤通过换届选举回村担任“两委”主干,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在万荣,“新乡贤”已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践行者和引领者,成为了寻常百姓的“标杆”。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要方方面面的力量,我们要把新乡贤这股重要的力量凝聚起来,成为助推乡村建设坚不可摧的一股力量。”万荣县委书记杜中伟说。

贾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