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平安建设 >

永济公安:深耕预防警务 激活共建共治“源动力”

来源:警方周刊 | 责任编辑:刘兰 | 发布时间: 2024-05-06 10:05

  永济市可谓三晋大地的一颗璀璨明珠,位于山西西南端,西临黄河,南依中条山,唐时建中都,为“六大雄城”之一。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是山西省唯一一家县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级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全国食品工业百强市、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所有这些成就的取得,无不建立在“平安”的基础上,夺目的光辉背后,是公安民警的付出和守护!

  走进永济市,从城区到乡村,从重点工程最前沿到旅游景区第一线……处处都有公安民辅警奔忙的身影和奋进的脚步。警民携手、同心同向,奏响了一曲曲护航永济高质量发展的协奏曲。

  “进入新时代,如何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进一步改进和提升社会基层治理能力?”

  “做实基层基础,深耕预防警务是平安创建的‘法宝’。”永济市公安局局长李建刚说,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实践中,永济公安不断探索总结,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深耕“主动警务、预防警务、融合警务、协作警务”,依托“三大平台”建立警情分级预警机制,探索创新矛盾纠纷警情调解AB卷,走出一条具有永济特色的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子。

推行预防警务 分色预警精准防控

  “以后我们来打球的时候再也不用担心手机、财物的安全了。”篮球场馆,自从设立了储物柜,前来打球休闲的群众都赞不绝口。

  “这是我们积极践行主动警务、预防警务迈出的靠前一步。”城西派出所负责人石德涛告诉记者,此前因为大家到此打球,随意放在一边的手机、钱包等物品总有丢失,案件办理队民警在查案过程中,发现存在安全隐患,随后社区民警队上门走访摸排,督促相关责任人在场馆安装了监控,放置了储物柜,丢东西的现象再也没有了。

  在“制”上下功夫,在“治”上显成效。围绕“平安不出事”目标,永济公安从群众期盼处着眼,牢固树立“主动警务、预防警务”理念,依托110接警平台和法制监督、“一村一警”“警网融合”等3+N平台,建立警情分级预警机制,把基层公安工作重心转移到管控治安要素、防辖区发案、防治安事故上来,下先手棋、打主动仗,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努力做到提前发现、精准防控、未病先治,实现治安防范工作质效的明显提升。

1714961606361607.jpg

永济市公安局蒲州派出所民警向群众宣传反诈知识。唐泽垚 摄

  “针对辖区发生的电信诈骗案,这一周,你们要重点开展防电诈宣传……”每周一,永济市公安局工作例会上,梳理研判重复警情、投诉、举报,锁定背后隐藏的复杂矛盾纠纷、重大风险隐患和违法犯罪线索,落实一事一策、分类干预、跟踪督办,推动实现案结事了人和,把问题解决在升级前。老百姓的需求被真正落地、形成闭环。

  “谁发案,谁普法,谁宣传。只要辖区发生警情,派出所民辅警就要重点展开相应的宣传、普法。”永济市公安局治安大队大队长李国栋告诉记者,永济公安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每月确定一个主题,就“防盗、防骗、防毒、防矛盾纠纷、防治安灾害事故”等,开展精准“滴灌式”宣传,不仅提升了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而且有效降低了警情、减少了发案,维护了辖区社会治安大局持续稳定。

答好调解AB卷 防在源头化在基层

  “今天当着牛所长和调解员的面,拿到这次赔偿后,我再也不去刘家闹事了!”王某龙现场签下了调解承诺书。在城北派出所民警耐心细致地释法明理,多角度地情绪疏导,矛盾双方终于达成调解协议,一场长达六年的经济纠纷圆满化解。

  “夫妻吵架、邻里纠纷、感情纠葛……这些老百姓认为的鸡毛蒜皮的小事,如果得不到疏导和化解,极易由‘小纠纷’酿成‘大隐患’。”城北派出所所长牛良田说。

  如何才能真正做到“矛盾不上交、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办”,切切实实把纠纷化解在基层?

1714961626949536.jpg

永济市公安局蒲州派出所民警向群众宣讲安全生产知识。唐泽垚 摄

  永济市公安局通过每周例会梳理警情,发现其中大多是涉及家庭、邻里、物业、债务等民事纠纷,对于这一类达不到案件条件的矛盾纠纷警情等,探索创新矛盾纠纷警情调解AB卷,详细记录当事人的基本情况、诉求内容、调解情况、法律宣传、涉稳风险报告等内容,前置防线、前瞻治理、前端控制、前期处置,最大限度地把各类风险防范在源头、化解在萌芽。

  “走访排查——风险评估——研判分析——化解流转——跟进回访”,一张图表,将矛盾化解的流程标领得一目了然。

  栲栳派出所所长景琳介绍,他们充分发挥网格员“人熟、地熟、情况熟”与警务区民警“懂法律、讲政策、会调解”的优势,深入开展隐患排查、矛盾化解、治安防控、“十户联防”“邻里守望”等工作,通过村网格调解、镇人民调解、警务室民警调解、司法专职调解四支力量综合发力,推动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融合”,矛盾化解率达到99.1%,实现了源头治理、矛盾不上交,积小安为大安、变平安为长安。

  “强化从源头到末梢的全过程管控,坚持将矛盾化解在源头、将风险遏制在萌芽,全面提升矛盾纠纷苗头预警与事前干预效能,最大限度减少民转刑案件发生。”李国栋说,今年以来,全市共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37条,未发生因矛盾纠纷引发的“民转刑”“刑转命”案件。

深化警网融合 多元共治提升成效

  “看着广场上巡逻的民警辅警,我们玩得开心更安心!”永济鹳雀楼景区,前来游玩的游客有需要咨询和求助的,正在巡逻执勤的蒲州派出所所长郭辉都一一耐心解答。郭辉介绍,平时每个景区派出所都会安排两名警力进行巡逻执勤。每逢旅游旺季和重要节点,还会组织景区治安和保安力量,辖区网格长、网格员、辅助网格员等群防群治力量,积极参与景区安保。为了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派出所将在景区门口设立警务室,守游客平安。

  “大妈大爷们,无论是务农还是赏花,骑三轮车都要戴好安全头盔,不违法载人……”城西派出所辖区某社区,入户走访的民警辅警不时提醒居民一定要摒弃交通陋习,增强交通安全意识。

  在正阳村的社会治理网格图上,区域、场所、路段、单位、人员及网格辅助力量都用不同颜色、不同标志标注得清清楚楚。

  “我们在正阳警务室率先建立了‘1(民警)+4(辅警)+10(网格长)+25(专职网格员)+89(辅助网格员)+162(微网格)警网融合’警务团队,形成了以专为主,专辅结合的网格管理队伍。”景琳说,栲栳派出所在信息采集、警治联勤、联户联防、联村联防、看楼护院、“邻里守望”等工作中,充分发挥网格员、微网格对警务工作的重要辅助作用,最大限度发挥“警网融合”效能,有效提升了辖区社会治理水平。

1714961643222300.jpg

永济市公安局城北派出所民警开展反诈宣传活动。唐泽垚 摄

  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永济市公安局将195个行政村、22个社区划分为117个警格,将警务工作与网格工作有机结合,注重在“驻”字上狠下功夫,在“问”字上获取信息,在“讲”字上提升意识,走村入户听民声,过程让群众参与,成效让群众评判,成果让群众共享,达到了基层社会治理的最优解。

  “从经验中学习,从借鉴中创新。通过此次组织部分班子成员和科所队长赴浙江警察学院进行培训学习,大家受益匪浅。思维开阔了,干劲也更足了。”李建刚说。下一步,永济公安将推动派出所所长进入乡镇(街道)领导班子、社区民警进社区(村)两委班子,全域推动“一村一警”全覆盖,扎实做好平安建设、矛盾纠纷化解等各项工作,让基础工作更扎实、服务群众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