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绛稷益庙的“捕蝗图”壁画
来源:运城晚报 | 责任编辑:古海珠 | 发布时间: 2020-03-11 18:25
运城长安网讯 今年春节,我忙里偷闲携友到山西新绛阳王稷益庙观赏了稷益庙壁画。这所寺庙建于明正德二年(1507),为祭祀尧舜时期农师后稷和大禹的助手伯益。在这所寺庙保存的珍品中,有一处面积达130余平方米,绘有400多个人物的壁画。它把历史传说、神话故事和当时的农耕生活融为一体,绘制出波澜壮阔的场景,其中生动鲜活的捕蝗图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当前举全国之力抗击疫情的节点,我又一次翻看拍摄的照片,“捕蝗图”壁画使我浮想联翩。
▲新绛县阳王镇稷益庙壁画“捕蝗图”
在我国几千年繁衍生息的历史上,几乎每年都有不同的瘟疫、蝗灾、地震等天灾人祸袭来,对在当时医疗、生活、生产资料和能力都十分落后、低下的古代社会来说,这些灾难都会给社会带来极大的破坏和非常棘手的问题。
而一旦发生这些灾难,古人会如何应对呢?在我们这片古中国的土地上,一些寺观绘制的“捕蝗图”以及五瘟使者壁画,不难看出民众对祛除灾疫的决心和愿望。
几千年来,黄河流域人民受着水灾、旱灾、蝗灾的袭扰,特别是黄河涨水漫过良田后,蝗虫滋生泛滥,蔽天遮日,庄稼尽皆枯槁。
据史料记载,嘉靖八年(1529)旱蝗大饥,在禾苗成熟之际,蝗蛹盛生,弥空蔽日,积于地面上的蝗虫厚三四寸,禾苗被啃食殆尽。农人望禾痛哭,收割以为草刍之用,其他蝗蝻稍少之地禾苗未尽者尚望秋成,然未及成熟,严霜大降,民所资以为食,皆其先时所捕晒之蝗蝻与木叶皮草等物……山西屡遭旱蝗,饿殍遍野。也就是在这之后,稷益庙绘制出了这幅“捕蝗图”,活脱脱画出农夫与天斗、与地斗、与虫斗的场景。这幅“捕蝗图”场面壮阔,气势恢宏,这里只是截取了一个特写。
“捕蝗图”显示:一群猎户手持短剑、长矛,农夫们拿着各种农具,他们背着刚擒获的猎物,有虎有鹿。人群前方一个蓝衣侧身农夫手捧着盘子,盘中一对禽鸟,一动一静。后面两个壮年农夫,一个红衣,一个白衣,怒目圆睁,咬牙切齿,正用力将一只凶猛的巨蝗捆绑并押着前行。后面老年农夫们神情紧张地观望着,还有一个老农妇双手合十祈祷着。这幅众志成城灭蝗图用拟人的夸张手法,描绘农夫扑打蝗虫的画面。一位身材魁伟的农夫,捉拿着一人高的蝗虫,蝗虫竭力挣扎欲逃,农夫拼尽全力紧抱不放,后面的农夫紧追不舍,细腻入神,颇有一番情趣。
目睹这幅壁画,联想到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践行,不由感慨丛生。
抗疫要有理性认知。在古代,疫情、洪水、地震,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具有突发性、不确定性。因此在灾情、疫情到来时,一定要有定力,不能自乱阵脚,要认真分析灾情、疫情,做到忙而不乱。在“捕蝗图”中,我们看到这些人手持短剑、长矛、大刀,怒目而视,对蝗虫嫉恶如仇、咬牙切齿。显然,在长期抗灾战斗中,他们已找到对付蝗虫的办法。
抗疫要有敢打必胜的信念。抗疫是一个系统复查的工程,要打好这一仗,必须树立敢打必胜的信念,精准施策,做到万众一心。人不分老少,地不分南北。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要共克时艰,勠力同心,切不可半途而废,使小病成大疫,那么将前功尽弃。世界上最怕讲认真,而我们的民族是最讲认真的。在“捕蝗图”中,我们看到围在蝗虫身边的农夫,大有不灭蝗虫不罢休的壮志。
抗疫要有众志成城的精神。这次抗疫使我们感受颇深,看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国一盘棋、疫情无情人有情的中国力量、中国精神,看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加油”“武汉加油”不绝于耳,响遍全国,体现了浓浓的亲情、乡情,令世界羡慕。尽管“捕蝗图”在几百年前问世,但我们不难看出,壁画中的农夫拥挤在一起,同仇敌忾,展示了众志成城抗击灾害的磅礴力量,给了我们一种全新的印象。
其实这幅传承500多年的壁画不同寻常。史料披露,明王朝对壁画创作是有严格规定的。明初的大画家周位奉旨画了许多殿堂画而名噪一时,但仍免不了被馋言致死的命运。严酷的环境中,画家人人自危,也使明代壁画日趋衰落。画师流落民间,依靠绘制庙宇壁画谋生,才有了这幅“捕蝗图”流传于世,展示了民间壁画的艺术价值,真是不幸中的万幸。
留下的“捕蝗图”这份史料,见证了壁画的无言胜有言。(梁 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