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政法文苑 > 表里河东 >

一个“盬”字 半部河东史

来源:运城新闻网 | 责任编辑:李佳 | 发布时间: 2022-07-11 09:21


  在运城,说到“盬”字,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因为运城有一条街,叫“盬街”,而提到这条街的由来,就不得不说这个“盬”字,因为它不仅代表着运城悠远的盐文化,也承载着运城因盐而起的兴衰荣辱。可以说,一个“盬”字,就是半部河东史。

1657502518336141.jpg

1657502543469580.jpg

  “如果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那么,河东盐湖就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湖’。”在运城河东盐文化研究会会长于波看来,河东盐池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发展、传承的见证,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源头。

  的确,盐作为人类繁衍中不可或缺的宝贵物质,特别是对于人类社会发展及文明进步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华夏文明之所以发祥于远离海洋的内陆黄河三角地带,河东盐池的客观存在就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20世纪70年代末,考古工作者在夏县东下冯遗址中发掘出商代的盐仓。初步估算,这些盐仓可以储存12000多吨食盐,是用来向周边地区供应食盐的仓库。专家推测,尽管这个盐仓建于商代,但它的渊源可能更早,甚至可以说这里是中国古代先民最早开采和食用盐的地方。

1657502602595031.jpg

《河东盐池之图》

  运城盐池所产之盐,早在商周时期就用于祭献和贸易。文献记载,河东盐在西周时期被用作神圣的祭祀。在开采工艺上,唐朝以前生产方式主要是天日晒盐,自然结晶,集工捞采,又称“漫生”法。《水经注》载:“河东盐池谓之盆……紫色澄淳,潭而不流。水出石盐,自然印成,朝取夕复,终无减损。”靠天日晒盐,不费工本,但产量不稳、质量不高,其所以称盆盐、苦盐,原因在此。

1657502624657529.jpg

《解盐图》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垦畦浇晒法”的萌芽,历经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各代,不断改进。

  

  到了唐代,采盐在生产方式上较西周以来的“集工捞采”有了重大突破,出现了“垦畦浇晒法”。据《河东盐法备览》卷五《坐商门》载:“河东盐池古惟集工捞采,收自然之利,无所谓浇晒也。至唐,始有治畦浇晒之法。”这种方法,就是以人工垦地为畦,将卤水灌入畦内,利用日光、风力蒸发晒制,改变了“自然印成”的原始方法。而且在盐的结晶过程中,懂得给卤水中搭配淡水,借以提高盐的质量,加快盐的结晶过程。

  “垦畦浇晒法”的出现,是河东盐池生产史上一项划时代的重大变革。由于生产方式的改进,盐的产量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所产食盐行销地区为今天的河北、河南、陕西、山西的大部分地区以及甘肃的部分地区,遍及160多个县。唐大历年间,全国财赋收入为1200万缗。其中,盐利收入为600万缗,河东盐池的盐利达150万缗,占全国财赋的八分之一、全国盐利的四分之一。

  

  到了宋代,河东盐池的“垦畦浇晒法”得到进一步发展:“垦地为畦,引池水沃之,谓之种盐,水耗则盐成……二月一日垦畦,四月始种,八月乃止。”河东盐池的产量比唐代有了更大幅度的提高。宋仁宗天圣年间,河东盐池产量为7600万斤,供三京(东京开封、西京洛阳、南京商丘)和28府、州、军食用。仁宗景祐元年(1034),因为河东盐池的食盐库存可以支用10年,暂停产盐3年。庆历八年(1048),河东盐池的产量达到了8250万斤。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运城”之名的由来。运城古代曾名盐氏、司盐城,元太宗窝阔台时在此设“盐运使司”,元朝至正十六年(1356),那海德俊奉命修建凤凰城,这里逐渐被人称为“运城”。建城后,盐池的建设管理更加完善,采盐工艺更为进步,一时间商贸繁荣、文化昌盛,享有“三省都会,万方辅辏”的美誉,可以说运城“缘盐生、恃盐兴、因盐名”。

  

  明王朝建立后,于国家财政收入有重要意义的运城盐池在管理方面得到了进一步加强,朝廷设立了河东巡盐御史监临运城,直接监管河东盐池的生产和运销事务。明代历任盐官多重视盐池和运城的城市建设,建禁墙、保生产、促运销、修城池、兴书院,较大地推动了运城的经济文化繁荣和池盐生产的向前发展,这时候的运城和盐池进入了一个蓬勃兴盛的历史时期。

  

  清代和民国时期是河东盐业经济发生重大改变的时期,整个清代盐业管理基本实现“官督商营”,制盐业由官办变为商办,符合了盐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秋雨过多导致山洪暴发,解州农民任曰用等掘开硝池堰,致使护池堤堰决口,冲开西禁墙五十余丈,洪水直灌盐池,致使黑河被黄土掩盖,使由来已久的沟港引卤法随之废弃,代之而起的是滹沱和卤井取卤新工艺。解决了卤水的来源问题,再次使盐业生产有了基本保证,是运城盐池制盐史上取卤技术的又一次重大改变。

  清朝末年和民国时期,整个中国风雨飘摇,盐池多舛,盐业发展时断时续,制盐工艺也无突破。

  1947年12月,运城解放。1948年2月,人民政府领导下的潞盐管理局成立,盐池的生产由国民党统治后期的基本停滞状态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随即诞生了第一批国营盐厂。

  1951年,抗美援朝期间,盐池开展了爱国生产竞赛活动,李忠义等人创造了“阶梯横形循环铲盐法”,全池节约费用33800万元(旧币),提高铲盐效率50%至70%。至1954年,全池共新建结晶池1653公亩、蒸发池1611公亩、蓄卤池1755公亩,新建港道5849米,打卤井2眼,新扩建盐田增加的年生产能力达7998吨。

  1954年,在扩建盐田的同时,大力推广技术革新,在养卤上贯彻曲线跑水,延长走水路线,跑水深度由3公寸改为1公寸左右,加大蒸发量,缩短浓缩时间。同时实行“一步一卡,次次留根”的跑水办法,推广“冰下采咸”(即冰下抽卤)的先进经验。在成畦上,创造了“挖破补烂,保证完整部分”的先进成畦法。在产盐上,创造了“活碴法”(即结晶到一定厚度,用铲子铲动一下),加速盐的结晶。还推广了“蒙头卤”“深卤结晶”“拖开扒”和雨前“扒多蒙少”、雨后“排淡”等措施,减轻了自然灾害所带来的损失。同年,制定了运城盐池盐业生产有史以来的第一套操作规程。

  1956年1月,运城私营盐场得到全面改造。1957年年底,盐田面积扩大为12717公顷,年产盐77186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盐池共为国家积累资金3322万元,等于这一时期国家给盐池投资的14.86倍。

1657502688674999.jpg

  1958年7月,山西省地方国营运城盐业化工局成立,运城盐池生产由盐转硝,开始了芒硝等多种化工产品的开发利用。

1657502708993132.jpg

  2020年9月,为改善盐湖生态环境,省委、省政府全面启动“退盐还湖”工作,通过实施盐湖生态修复工程,推动盐湖由化工生产向生态保护、风貌重塑、产业转型、全域旅游的绿色生态方向发展转变,一个山水相融、文旅融合的美丽盐湖离我们越来越近。

1657502729227445.jpg

  2021年6月,河东盐池晒盐技艺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核心步骤包括“集卤蒸发、过‘箩’调配、储卤、结晶和铲出”,这项传承了千年的古老制盐技艺作为一种文化,被永久地传承和守护。(记者 韩维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