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津市“123456”工作法 深化“三零”单位创建
来源:运城长安网 | 责任编辑:古海珠 | 发布时间: 2020-08-05 17:49
河津市将“三零”单位创建作为一项基础工程、民生工程,高起点谋划、高标准部署、高质量推进,形成了“一统领、二打造、三厘清、四强化、五联结、六健全”的123456工作思路和举措(一统领:党建统领;二打造:打造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完善综治中心;三厘清:底数清、目标清、责任清;四强化:强化组织领导、宣传发动、预警防范、服务管理;五联结:与扫黑除恶、矛盾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优化营商环境、突出问题重点整治、基层基础工作联结;六健全: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重点人群服务管理机制、安全隐患常治长效机制、目标责任考核评价机制),不断深化问题联治、工作联动、平安联创。
今年1月—7月,河津市“零上访”村(社区)达到152个,占比96.2%,企事业单位达到100%;“零事故”创建主体99%达标;治安、刑事案件“双零”村(社区)达到74个,占比46.8%,整治重点村24个,占比15.2%,为项目建设招商引资营造了安全的政治环境、稳定的社会环境、公正的法治环境和优质的营商环境。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协调联动。
健全领导机构。成立由河津市委书记、市长为“双组长”的“三零”单位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五个专项组,印发《关于深入开展“零上访零事故零案件”村(社区)、企业、单位创建工作的实施方案》,制定5方面7条创建标准5项措施,为“三零”创建提供坚强领导保证。
层层压实责任。信访、应急管理、公安等部门制定专项工作方案,进一步强化各乡镇(街道)属地责任,行业主管部门监管责任,信访应急公安牵头指导责任,村(社区)、企业和单位创建主体责任,上下协调、条块联动、区域衔接,形成党委政府负总责、党政领导亲自抓、有关部门共同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强化宣传发动。深入乡村、社区、企业、单位、厂矿,同时利用微信、抖音等新兴媒体,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宣传“三零”创建的重要意义、目标任务、进展成效,走访群众4.3万余人,散发宣传资料2.2万份,电视专题访谈30家单位负责人,报纸专题宣传50余次,掀起全民参与创建的热潮。
二是突出预先防治,细致研究摸排。
明确创建目标。经过全面摸底调查,河津市共有158个村(社区)(未合并前)、144家单位、232所学校(幼儿园)、36家医院、4个景区、16个商场(市场)、60个营业网点、57个宗教场所、252处厂矿、7227家各类企业共计8191个创建主体,通过全面创建,“三零”村(社区)要在2020年达到60%以上,2021年达到70%以上,2022年达到80%以上,“三零”单位(企业)要在2020年要达到90%以上,2021年达到95%以上,2022年达到98.5%以上。
定期分析研判。乡村两级每月召开“议稳”会议,完善请示报告制度,增强信息互通、相互协调,对安全稳定工作实行全过程管理,及时分析研判工作形势,定期排查解决各类矛盾纠纷和公共安全隐患,从源头上预防矛盾隐患的发生。
深入排查整治。将开展矛盾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与“三零”创建、扫黑除恶紧密结合,对所有创建主体开展地毯式摸底排查。在乡村组织网格员、调解员、驻村民警、小区物业等,每月全面排查一次矛盾纠纷、安全隐患;在企事业单位组织干部职工,以车间、班组、站所、科队为单位,定期排查工作领域范围内的矛盾纠纷和安全生产隐患;在行业系统,严格落实“谁主管谁负责”责任制,开展行业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对排查掌握的矛盾纠纷、安全隐患、治安问题等全部建立问题台账,做到摸清创建底数、掌握问题底数。截至目前,共排查出矛盾隐患577件,已化解576件,排查出各类安全隐患1869处,已整改1839处。
三是突出源头根治,促进多元化解。
学习浙江先进经验,投资400余万元新建1400平米的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河津市联席办多次召开会议研究调处中心的功能布局、相关程序等具体工作,对河津市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的建设进行再调整、再分析、再研判,确保建成集诉讼服务、仲裁受理、投诉办理、调解调处、法律援助等为一体的多功能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平台,努力实现让群众“最多跑一地、最多访一次”,积极为河津市“三零”创建工作搭建平台、夯实基础。
推进“访调对接”。狠抓矛盾排查,着力化解攻坚,推进信访事项“控新治旧”。“控新”方面,建立《访前调解程序受理单》和《访前调解满意评价及回访记录》,引导信访人通过正确途径解决其问题。治旧方面,扎实开展“百日清零”和“四个重点”(重点领域、重点群体、重点问题、重点人员)攻坚活动,严格落实“四访一包”工作责任制(定期接访、重点约访、专题接访、带案下访、包案化解)。
推进“诉调对接”。出台《诉调对接工作实施办法》,河津市法院设立诉调对接窗口,由河津市司法局派驻专职人民调解员开展诉调对接工作,通过诉前分流,对于适宜调解的民事纠纷,积极通过调解促成当事人和解,既有效减轻了群众诉累,也有效缓解了法院“案多人少”的压力。截止目前,共收案776件,共调解结案622件,调解成功169件,调解成功率27.2%。
推进“公调对接”。以工矿企业较多的樊村镇为试点,由该镇司法所在镇派出所设立人民调解室,并派驻专职调解员开展矛盾纠纷调处工作,有效化解了多起纠纷,最大限度将矛盾纠纷消除在基层,消灭在萌芽。
推进家事纠纷多元化解。河津市法院、妇联选聘69名家事调解员、家事调查员、心理辅导员,建立“三二一”队伍(组建家事调解员、家事调查员、热心大妈“三支队伍”;建立巾帼律师维权服务团队和心理咨询师服务团队“两个团队”;设立妇女维权法律援助中心“一个中心”),利用“三说三心”工作机制(当事人说事耐心倾听、调解员说理真心帮助、法官说法公心断案),充分发挥家事法官、妇联工作人员、心理咨询师、调解员、调查员、热心大妈在处理婚姻家庭纠纷中的各自独特优势,多元化参与家事纠纷化解,最大限度提高家事纠纷化解率,依法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促进婚姻家庭稳定和谐。自2019年7月以来,多元化参与家事纠纷化解236起。2020年3月,河津市人民法院被授予“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
四是突出从严整治,健全治安体系。
警力下沉严防风险。河津市公安局开展机关民警下社区工作,5月份从局机关选调66名民警(辅警)充实到各乡镇派出所,使派出所警力占到总警力的40%以上,进一步增强基层民警力量,完善社区警务机制,优化公安服务质量。
保持严打高压态势。积极开展严打涉枪爆、盗抢骗、黄赌毒、食药环保等专项行动,始终保持惩治违法犯罪的高压态势。近日,河津市公安局破获1起系列盗窃案,打掉1个盗窃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3人,追回被盗电动车、摩托车等32辆,挽回经济损失10余万元,赢得群众拍手称赞。
夯实农村平安根基。投资500余万元,在每个乡镇组建了一支15人以上的专职巡逻队,统筹各村治安联防队、平安志愿者队伍、企业巡逻队等力量,推行“五十户联防”、“村企联防”等群防群治新模式,组织开展联合巡逻防范。河津市乡级专职巡逻队以乡村主干道、企业周边、重点要害部位等为重点,坚持每天24小时不间断巡逻,并配合有关部门搜集涉黑、涉毒、涉恐、涉爆、涉邪等情报信息,协同开展“黄、赌、毒”等治安突出问题整治,确保乡村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