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平安建设 >

全流程司法释明——“法官的耐心解释,让我心服口服”

来源:山西高院 | 责任编辑:王云欣 | 发布时间: 2025-07-04 11:36

“法官耐心细致地解释,让案子处理得清楚明白,我心悦诚服。”在运城市中级人民法院司法释明中心签完调解协议的张先生感慨道。他的心声,正是运城法院推行“全流程司法释明”机制的初衷——让公平正义可感可触。

面对当事人因法律知识不足易生困惑甚至质疑的难题,运城市中级人民法院创新推出覆盖诉前、诉中、判后及执行全流程的司法释明机制,依托专业团队主动释法、精准答疑,成为化解心结、提升司法公信力的“金钥匙”。

从困境到突破:构建释明新格局

机制的落地并非坦途。“案件数量大、法官时间紧,难以充分释明。法官直接释明若尺度把握不当,易引发当事人倾向性质疑,对司法释明存在畏难情绪。”永济市人民法院栲栳法庭庭长吴运武坦言初期困境。

转机源于实践。吴运武处理一起邻里纠纷时,因农药误喷致40棵桃树绝产,赔偿金额僵持不下。法庭邀请派出所民警、村干部和种植专家共同参与,从法理、情理、事理多角度释明劝导,促成双方迅速和解。

受此启发,永济市人民法院以运城市委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示范区的创建为契机,紧抓机遇,在辖区基层法庭探索构建由“镇长、法庭庭长、司法所长、派出所所长”组成的“四长会商”机制,凝聚基层治理力量,形成司法释明合力,实质化解纠纷。同时,在永济市人民法院专门设立司法释明中心,组建“1名员额法官+N(调解员、返聘老法官、律师、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等)”的专业团队,为当事人提供覆盖诉讼全流程的司法释明服务。诉讼服务大厅还配备了智能案例查询设备并辅以专人引导,以案释法,帮助当事人理解规则,预判结果。目前,运城辖区多个法院设立司法释明中心并已实质化运行。

1751600410989220.jpg

从顾虑到认同:法官的释明动力

尽管增加了工作量,但法官们逐渐认识到司法释明的长远效能。“起初担心影响办案效率,后来当事人理解裁判逻辑和法律规定后,对裁判的认可度提高。这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上诉、再审、信访等‘衍生案件’,反而节省了法官整体办案时间和精力,实质提升了审判质量和效率。”运城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官马金环表示。

司法释明中心的团队支撑,让法官释明更有底气。永济市居民杨某的婚约财产纠纷中,被告王某拒不到庭且坚持“彩礼不退还”。一审判决后,王某次日就提出上诉。深知此类型案件上诉处理不当易激化矛盾的承办法官刘艳峰向院司法释明中心申请协助。中心迅速指派经验丰富的家事调解员与刘法官组成团队,精心准备类案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的规定》,向王某面对面阐明:“未办理结婚登记且共同生活时间较短,彩礼应当酌情返还。”法条与类案让王某的认识逐渐清晰,次日主动请求调解并达成协议。这种办案方式,不仅实现了矛盾纠纷的实质化解,也节省了审判资源,提升了审判质效。

“此次释明让我感到有强大团队支撑,更愿参与释明工作。”刘艳峰说。

1751600434748997.jpg

新绛县人民法院张俊奇也对此深有体会。他审理的一起民间借贷纠纷,原告王某对利息计算方式不满,情绪激动欲上诉。张俊奇向法院司法释明中心申请,一位经验丰富的返聘老法官辅助释明。他们明确计算依据,厘清计算方式,细致解答每个疑问。近两小时的释法说理,王某紧锁的眉头逐渐舒展:“原来法院是依法依规计算的,我之前理解有偏差。”

从困惑到信服:当事人的真切获益

“真没想到,保险公司愿意和解,赔偿款这么快就到账了!”在夏县人民法院,拿到赔偿款的王女士难掩激动。其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中,保险公司在一审判决后对护理费处理争议提出上诉,作为原告的王女士收到上诉状后为了能够尽快拿到赔偿款,向法院司法释明中心求助。承办法官吴晓娟积极搭建沟通平台,解决争议事项,最终促成保险公司撤回上诉并七日内支付赔偿款。

释明工作更注重主动参与助力社会治理。一起涉及39名安保公司雇员的欠薪纠纷中,雇员们集体到释明中心咨询。释明人员积极指导填写诉状、审查证据,并主动联系安保公司法人。在了解到双方均有调解意向后,及时将案件流转至调解中心,最终促成调解协议,切实将矛盾化解在诉前,消除在萌芽。

1751600468418830.jpg

“司法的权威不仅源于裁判的公正,更植根于群众的理解和信任。”运城市中级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说,“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释法说理就是沟通与信任的最好桥梁。”这把名为“释明”的金钥匙,正在河东大地持续开启理解法律、信服裁判、化解心结的大门,让公平正义之光可感可触,直抵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