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报》| 山西运城:乡村善治有了金钥匙
来源:人民法院报 运城市中级人民法院微信公众号 | 责任编辑:王云欣 | 发布时间: 2025-07-10 10:20
近日,《人民法院报》刊发《山西运城:乡村善治有了『金钥匙』》一文,报道了运城市中级人民法院驻村工作队用法律智慧和真心真情,扎实履行驻村帮扶职责任务,为乡村发展注入法治力量的生动实践。

山西运城:乡村善治有了『金钥匙』
“现在干啥都得懂法,不然和邻居闹别扭都不知道咋解决!”
“就是!工作队给咱讲完法,心里一下子就有谱了!”
日前,运城市中级人民法院干警走访运城市夏县瑶峰镇康家坪村,在村委会门口,几个村民边晒太阳边唠嗑。你一言我一语,说得都是学法带来的好处。
这热闹场景,正是运城市中级人民法院驻村工作队给村里带来的新变化。
康家坪村地处运城市夏县中条山前沿,距县城11公里。285户895名村民散居在山间,最远的自然村距离村委会4公里。“以前村子大、人又散,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能吵起来,处理起来可费劲了。”说起过去,一位村民直摇头。
2023年,事情有了转机。运城市中级人民法院驻村工作队轮换进了康家坪村。工作队立足政法机关职能,将法治建设作为乡村治理的“重头戏”。为此,工作队队长卫彦虎带着队员,挨家挨户串门走访。
“那会儿卫队长他们天天走山路,不到一个月,鞋底子都磨穿了!”村支书韩路全对当时的场景仍记忆犹新。就靠这股子不怕苦、不嫌累的劲头,工作队很快便和村民熟络起来,不但摸清了村里的情况,也找到了用法治管村子的办法。
2021年,村里曾把30万元借给当地一家饲料厂,结果两年都没收到利息。工作队走访得知后,没有直接去“讨债”,而是跑到厂里问难处,真心帮助企业解决问题。
“企业有困难,我们要想办法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同时也得让企业明白咱这30万元是集体资产,老百姓可都盼着呢。”卫彦虎谈起当年的事回忆道。最终,饲料厂负责人被工作队的真诚打动,及时支付了利息。
这几年,工作队帮着村里解决了40多起矛盾,给100多位村民讲过法律问题,工作队的办公室成了村里的“解忧屋”。
多年前,华电某公司开发的风电项目占用村民土地并给付了补偿款。2023年底,村民老吕觉得补偿年限到了,应该给予二次补偿,于是多次到镇里反映情况,并诉至法院。
工作队得知后,主动联系村委一起做老吕的工作。那段时间,卫彦虎白天到县里、镇里翻阅政策文件,晚上一趟趟地找老吕和他的家人谈心。“政策规定不能改,但老吕的问题咱得管。”就这样“磨”了三个月,老吕欣然同意撤诉,事情得到妥善解决。
“老吕这件事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乡村治理的复杂性。”卫彦虎感慨道。此后,他们将弘扬传统文化、培育乡风文明纳入工作重心,组织“家风故事会”,邀请乡贤担任调解员,引导村民既做法律的“明白人”,更当文明的“践行者”。
“现在,大伙儿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意识越来越强。”韩路全满脸欣慰地说。
法治素养的提升,不仅让村子更和谐,还点燃了大家干事创业的热情,村里各项工作推进得更加顺利。2024年,康家坪村建成了中药材加工车间;2025年,困扰村民多年的上山道路得到拓宽……
村民们说,运城市中级人民法院驻康家坪村工作队用法治这把“金钥匙”,打开了乡村善治的新大门,让康家坪村在乡村全面振兴的道路上越走越稳、越走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