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法治建设 >

新绛172支法治服务队织密基层法治网

来源:运城司法微信公众号 | 责任编辑:王云欣 | 发布时间: 2025-08-19 10:24

1755570416787893.jpg

“以前学法靠宣传册,现在干部上门讲;以前矛盾跑断腿,现在服务队主动解!”近日,新绛县司法局启动“进村入户送法 聚力惠民解纷”法治服务全覆盖工作,整合9支镇级、163支村(居)级法治服务队,共计172支队伍下沉基层,实行常态化摸排+每周五集中化解,变“坐等群众上门信访”为“主动进村入户服务”,推动矛盾化解在基层、服务送到群众心坎上。

三级联动建队伍,服务力量全域覆盖

1755570435321605.jpg

为推进全覆盖工作有效开展,构建了“县统筹、镇牵头、村落实”的三级法治服务体系。县级统筹筑牢服务“专业根基”。县司法局建立行业法治服务人才库,可根据村(居)需求抽调专业力量支援,确保服务队伍“专业够、力量足”。镇级牵头扛起服务“中坚担当”。组建“司法所长+专职调解员+值班律师”9支法治服务队,统筹辖区复杂纠纷化解与专业法律服务;村级落实织密服务“最后一米”。以“村(居)法律顾问+民调员(2至3人)+法律明白人(3至5人)”为标配,组建163支服务队,实现全县所有行政村、社区全覆盖。

四项机制强服务,破解群众“急难愁盼”

1755570452711371.jpg

“不仅要把队伍沉下去,更要把服务做到位。”此次全覆盖工作聚焦群众需求,制定四项核心服务机制。纠纷化解“三级过滤”。从法律明白人日常摸排,到民调员初步调解,再到复杂案件“司法所长+律师+行业调解员”联席会商,实现 “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对信访矛盾推行“访调联动”,引导群众理性维权。普法宣传“靶向滴灌”。制作涵盖土地承包、婚姻继承、老人赡养等内容的“法治宣传手册”,服务队走进田间、商铺、农户,开展“零距离”普法,推动“遇事找法”成为群众共识。依法决策“保驾护航”。指导村(居)审查集体经济合同、修订村规民约,全年推动80%以上村规范村规民约,助力移风易俗,提升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特殊人群“精准管控”。司法所牵头入户摸排社区矫正对象、刑满释放人员底数,通过普法教育、安置帮教等措施,严防脱管漏管与重新犯罪,守住基层稳定底线。此外,还明确镇级服务队每周至少深入1个村(居)1次(原则上周五开展),村级服务队日常开展工作,确保全年每个村(居)至少有1次集中服务,实现“服务不缺位、需求有回应”。

四项保障促落地,筑牢服务“支撑网”

1755570468542515.jpg

为确保工作实效,全覆盖工作从组织、管理、考核、宣传四方面强化保障。强化组织保障,筑“部门联动、上下协同”格局。成立由县司法局局长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实行班子成员包片指导,各镇明确副书记分管,形成“部门联动、上下协同”的工作格局。强化管理保障,保“需求有应、服务精准”实效。建立“需求上报—计划制定—服务实施—闭环管理”机制,村级服务队提前摸排矛盾,镇级针对性制定入户计划,对矛盾突出、产业集中的村(居)增加服务频次。强化考核保障,激“队伍奋进、服务提质”活力。实行村民满意度+矛盾化解率“双考双评”,对表现突出的司法所长、律师、法律明白人等优先表彰奖励,激发队伍积极性。强化宣传保障,营“人人知法、人人守法”氛围。总结典型案例,编制《基层法治服务典型案例》库,联合媒体宣传先进经验,扩大工作影响力,营造“人人知法治、人人享服务”的良好氛围。

“不仅要送法上门,更要把服务做到群众心坎上!”新绛县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启动“进村入户送法 聚力惠民解纷”法治服务全覆盖工作,正是通过倾听民情、排查纠纷、精准服务,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法治保障。目前服务队已开展送法服务50余场,排查化解矛盾纠纷220余起。下一步,新绛县司法局将持续以群众需求为导向,让172支法治服务队成为基层治理的“移动法治驿站”,以更实的法治服务成效,为平安新绛、法治新绛建设注入持久动力,让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家门口持续升级。

通讯员:王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