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平安建设 >

“活水”考核末位能否直接辞退?法官倾力释明促双赢

来源:山西省万荣县人民法院微信公众号 | 责任编辑:王云欣 | 发布时间: 2025-08-28 10:25

为进一步推动矛盾纠纷实质化解,万荣县人民法院持续将司法释明工作融入审判全流程,努力实现从“结案了事”到“案结事了”的转变,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在司法案件中的获得感与满意度。8月22日,万荣县人民法院综合审判庭成功调解一起因“末位淘汰”引发的劳动争议纠纷,实现了劳动者权益保障与企业声誉保护的平衡,取得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案情简介


1756347998318004.jpg 1756347998278903.jpg

王某于2008年与某公司建立劳动关系。2024年,为提升工作效能,该公司推行“活水计划”,对员工进行周期性考核。因多次排名靠后,2025年5月,公司向王某发出《解除劳动关系函》。王某认为属于违法解除,遂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公司支付赔偿金及拖欠工资。县劳动仲裁机构支持王某请求后,公司不服,诉至法院。

1756348032941003.jpg

法官审理

受理该案后,承办法官迅速梳理案情、归纳争议焦点,秉持“如我在诉”的理念,深入分析双方核心诉求:王某希望尽快获取应得款项,不愿陷入漫长诉讼;公司则希望控制赔偿数额、避免征信受损。

1756348059574127.jpg

法官分别向双方展开针对性释明:向王某耐心解析相关法律规定和诉讼风险;通过代理人向公司阐明劳动争议裁判对企业信用可能带来的影响。尽管庭前多次调解均因分歧较大未能成功,法官仍未放弃,在庭审中继续释法说理,并于庭后再次组织双方调解,协同双方委托代理人持续开展劝解和释明工作。

经多次沟通,最终在判决前促成和解。公司一次性向王某支付赔偿金及工资共计7万元,并当场履行完毕,纠纷圆满化解,双方均对结果表示满意。

本案将司法释明工作贯穿于审理全程,最终以调解方式结案,既保障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也帮助企业规避了征信风险,有效节约了司法资源,实质性地化解了矛盾,是法院推动“诉源治理”、落实“司法为民”的又一生动实践。

万荣县人民法院将继续深化司法释明工作机制,推动释明工作规范化、常态化运行。通过强化法官释明责任、拓展释明环节覆盖、创新释明方式方法,努力在每一个案件中将法理、事理、情理向当事人说清、说透,促进当事人理性诉讼、高效解纷,从源头减少矛盾纠纷产生,切实以高质量司法服务保障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通讯员:冯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