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平安建设 >

“六尺巷工作法”赋能检察调解 开辟基层治理新路径

来源:山西法治报运城记者站 | 责任编辑:刘兰 | 发布时间: 2025-08-28 15:00

“检察官真是我的大恩人!不光帮我讨要了说法,还送来一万六千元救助金,感谢共产党,感谢政府!”当办案检察官将司法救助金送到受害人李某手中时,她紧紧握住检察人员的手,泪水浸湿了眼眶。这感人的一幕,正是绛县检察院运用“六尺巷工作法”化解邻里积怨的生动写照。

1756366595653015.jpg

事情要从一场持续多年的邻里纠纷说起。绛县郝庄乡上吕村村民王某与李某系隔墙邻居,因宅基地边界问题积怨已久。2024年11月13日,双方再次因边界琐事爆发冲突,王某持竹竿致李某嘴唇受伤,争执中又用洋镐将李某击倒,造成其右髋骨骨折,经鉴定构成轻伤一级。2025年5月16日,公安机关以涉嫌故意伤害罪将王某移送绛县检察院审查起诉。

承办检察官审查案件时敏锐意识到:表面是伤害案件,深层是多年“心墙”阻隔。若简单起诉,恐怕“案结事难了”。为此,检察机关打出化解矛盾“组合拳”:

——实地走访寻症结。检察官联合村干部、民调员多次入户走访,从“六尺巷”“让他三尺又何妨”的典故讲起,用邻里互助的乡俗民约拉近距离,法理情并用引导双方换位思考,逐步消融对立情绪。

——多元调解促和解。秉持“化解矛盾、修复关系”的初心,检察官推动村人民调解委员会深度参与,搭建沟通桥梁。经过耐心疏导,王某自愿将2万元赔偿款交村集体代管,多次登门赔礼道歉;李某也主动让步,自愿承担部分医疗费用并出具谅解书,多年心结一朝化解。

 ——司法救助显温情。考虑到双方家庭均较困难,检察院启动司法救助绿色通道,快速为李某发放1.6万元救助金,解了其医疗和生活的燃眉之急。

1756366625559795.jpg

2025年7月18日,绛县检察院综合案件情节及和解情况,依法对王某作出相对不起诉决定。曾经剑拔弩张的邻居握手言和,一场可能延续几代人的恩怨就此画上句号。

近年来,绛县检察院深耕新时代“枫桥经验”,将“六尺巷”蕴含的礼让包容智慧融入检察工作,创新形成“六尺巷工作法”:以源头治理为基,实地查症结、溯根源,杜绝“就案办案”;以多元共治为要,联动基层组织、律师等多方力量,凝聚化解合力;以情法交融为魂,用传统文化滋养谦让美德,以司法公正筑牢社会底线。

1756366664753124.jpg

目前,该院已通过这一工作法成功化解10余起邻里纠纷类轻罪案件,真正实现“案结事了人和”,为检察机关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样本。 

从“对簿公堂”到“言归于好”,绛县检察院以“六尺巷工作法”生动诠释了“小案大治理”的深刻内涵。在法、理、情的交融中,不仅修复了受损的社会关系,更让法治的温度如春雨般浸润基层沃土,悄然播撒着和谐的种子。

绛县人民检察院 吕捷